第(2/3)頁 帝辛慢慢放緩了腳步,一想到自己的好王叔,怕不是真的能干出這種事來,他的心里就覺得煩悶的很。 “這是國本之爭,鬻熊不過一個總角小童,焉能有如此本事敢與寡人作對?這都是有蘇氏的那個女人在從中作祟,當初寡人要下令殺了她,是你和費仲一再留手,非要讓她成為寡人的女人,結果人沒得到,反而留下這好大的禍患,尤渾,你可知罪?” 尤渾直接嚇得一激靈,跪伏在地上瑟瑟發抖:“大王,那女子的確是人間絕色,不然她又如何能攪動荊楚各部互相征伐,然后靠著楚部落崛起!渾當初一切都是為了大王著想,絕無私心啊!” 仔細想來,尤渾確實很多事情初衷都是為了他考慮,本質還是貼心自己的,隨即面色舒緩了許多。 “你要將功補過,快快給寡人出個主意,如何才能說服丞相,讓他同意寡人御駕親征!” 怎么說服丞相?丞相豈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服的?別說他們了,光是尤渾自己都覺得御駕親征這種事情簡直蠢到爆,勞民傷財不說,風險系數還極大。 不僅會讓大商變得高風險,就連他尤渾的諸多謀劃都會蒙上風險,變得不可控。 只是大王的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身為一個合格負責的佞臣,此時不為大王排憂解難,大王又如何能繼續信任他呢? 尤渾腦海中千思百轉,不停的過濾著各種想法。 只是無論怎么想,想要搞定比干丞相似乎都有些捉襟見肘。 眼見大王面色又重新展露不愉,尤渾也是急中生智,立刻開啟甩鍋構陷模式。 “大王,太師如今又不在朝歌城,您還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呢?” “比干丞相向來寬于待人,嚴于律己,您其實不需要去說服他,臣有一計,可使丞相與您同心同德,齊心協力的籌備御駕南征的事宜。” 帝辛眼前一亮,不由得開懷大笑起來,立刻上前親切的扶起尤渾,面色和藹的說道。 “尤卿,計將安出?” “欲要裹挾丞相,其實只需要摸清楚他的軟肋即可,丞相如今年事已高,一心想要培養合適的接班人,下大夫楊任、農尹卿士姜農、宗室子衍,您只需要假裝要對他們斬盡殺絕,然后用最殘忍暴虐的手段處死一個,丞相必然心神大亂,答應您的請求。” “嗯,臣推薦子衍,大王想必對您的王弟還是有幾分了解,此子慣會煽風點火,最喜歡在市井之中散播謠言抹黑別人,您當初初登王位的時候,他就沒少抹黑您。” 又要殺人?帝辛有些猶豫,這才殺了三個能統兵的兩老一少,如今又要拿著政事上三位大臣做餌,饒是他再怎么不在乎群臣的看法,心里也是有些打鼓。 “尤卿啊,有沒有更溫和一點的手段?您說的這些人可都是我大商的棟梁啊!” “不過子衍這小子確實嘴碎,是該處理一二,只是他畢竟是寡人的王弟,還得尋個穩妥的方法。” “……” 尤渾默不作聲,或許也可以更溫柔吧,不過無所謂了,此三人代表著不同的陣營方向,楊任出身朝歌新貴族,姜農代表殷地舊貴族。 子衍更不用說,好幾次散播謠言的時候都是這小子從中作梗,和他哄抬‘水軍成本’,甚至唱反調,反向占領輿論主格調,此子不除,他尤渾的‘傳媒之王’成就很難達成。 無論三選一,還是三選二,哪怕是全選,反正都是政敵,對于尤渾來說只是大賺一筆和小賺的差別。 兩人一路無言,安靜的走到了議事大殿之內,看著大王身后跟隨的尤渾,大臣們紛紛露出鄙夷的神色,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帝辛將收到的游魂關信件遞給了比干,隨后通傳給了群臣,瞬間引起了一大片嘩然。 熟練的等待著群臣們互相攻訐結束之后,大殿重新安靜下來,主座上的帝辛才溫和的對著比干說道。 “自大商立國以來,從未姑息過四疆篡逆之輩的僭越,南疆事大,敢問丞相何人可為將,出兵援助南疆?” 打是一定要打的,平時一向摳摳搜搜的丞相此時的態度與帝辛相同,這關乎著國本,一旦大商對于荊楚的立國無動于衷,效仿者當不計其數。 南疆鄂侯也同樣重要,四大伯侯的設立就是為了拱衛大商的統治,一旦鄂侯有失,這將是五百年殷商社稷聞所未聞的噩兆。 伯侯被蠻夷吞食,勢必會震驚四野,引起其他諸侯的軒然大波。 只是如何打,讓比干犯了難,若是晁田和黃飛虎在,何至于如此捉襟見肘,連個調兵遣將備用的人都沒有。 環顧著內服王廷的將軍,沒有一個能讓比干滿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