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可怕的還是,這種產(chǎn)業(yè)化,若是寫到書上,沒人親自下來查看,都會認為是惠民之策,是富國強兵之法。 可是只有親眼所見,才會知道這其中可以操作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足以讓民眾被農(nóng)田累死! “這就是老合伯想要我看到的嗎!”言晏有些明白了老合伯的用意。 很多士子出仕之后,懷抱著大抱負,也有很多的惠民之策,富國之法,可是他們卻并不知道,這些惠民之策、富國之法,本意上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到了下邊會變成什么樣! 就如同眼前所見,言晏能夠想到上邊的官員的初衷或許是方便管理,防止良田荒廢,甚至是希望讓民眾清楚耕作之良法。 漚肥之法并不簡單,官府集中漚肥,確實能讓肥料更加有肥力,但是結(jié)果就如同他們所見的,需要民眾花錢去買! 育苗、施肥、耕作,集中確實有一定的好處。 尤其是育苗,官府能夠優(yōu)選出品質(zhì)更高的谷種,但是真正優(yōu)質(zhì)的谷種真的能到民眾和農(nóng)戶手中而不是最優(yōu)質(zhì)的青苗出現(xiàn)在貴族私田中? “商君說過,法治到最后始終是需要人來判定,最終歸為人治,而人治的結(jié)果一定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言晏凝重的說著。 少司命不懂這些,她只知道,她看到這些韓國農(nóng)戶和民眾不像是普通民眾,更像是刑徒! “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言晏飛快的在一塊石頭上刻下的了諫言,但是思索之后,還是將之銷毀了。 經(jīng)歷楚國之事,他很清楚,這些事,不是沒人知道,而是沒人愿意去管,也不敢去管! 最終,言晏嘆了口氣,在石頭上留下“治民而非擾民”六個大字。 而言晏和少司命的出現(xiàn),其實也已經(jīng)引來了許多官吏的注意,只是看兩人的穿著,這些官吏也明白他們來歷不凡,因此沒敢上前查看。 直到言晏和少司命離開,才在石刻上看到了言晏的留字,然后飛快的拓印了下來,送到了負黍城主府和雪衣堡中。 “不知道又是誰家外出游學的愣頭青!”城主府和雪衣堡中的權(quán)謀者看到言晏的留字,都是輕嗤哂笑。 “盯住他!”不過這些人也擔心言晏會將這些事通到新鄭,捅到韓王面前,于是派人去盯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