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成為太子,無非就是一開始享受的資源多了一些,起步的起點高了些。 能不能成為皇帝,還是得看能不能通過考驗。 這個考驗,是由大炎王朝的太祖所設置,名為四大關,分別考驗人品,血脈,聰慧,氣運。 雖然所有大炎皇室中人,都能參與四大關,爭奪皇位之位。 但是。 一般而言,由于太子之位的東宮太子,都是血脈濃度最高的人,能夠享受得資源最多,大炎王朝十朝之中,有個五六朝都是東宮太子繼承皇位。 勝了大炎東宮太子,以黑馬之勢奪得皇位的人,不是沒有,但終究是很少。 前段時間,大炎王朝老皇帝日漸年老體衰,起了讓位的心思,然后便于大炎王朝太廟告先祖之靈,開啟四大關。 所有人原本以為,這次皇位應該會順利過渡到東宮太子李重心身上,畢竟縱觀整個大炎皇室,都沒有一個人能夠在聰慧,血脈濃度,以及品性之方面比得過李重心。 但是,最后結果卻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通過四大關的人,這次史無前例地有兩人。 除了東宮太子李重心之外,還有一個王爺?shù)呐畠海敵ぶ骼钕亩? 有兩人同時通過四大關,雖是沒有祖制,但也理應再加以比試。 然而。 大炎皇帝心是向著李重心的,所以直接拍板打算讓李重心繼承皇位。 這么做,百官雖然是覺得不太符合規(guī)則,卻也無法說些什么。 畢竟李重心是東宮太子,享受的資源以及待遇,都不是王爺之女能夠比擬的,即使是再比試一場,最后勝的人,終究還有可能是李重心。 正當事情進展得一切順利時,那位王爺卻是不干了。 直接便就是率軍跑到了天火城。 直言大炎皇帝有眼無珠,自家女兒資源待遇皆不如東宮太子李重心,依舊能夠與他同時通過四大關,足以證明自家女兒天資比之李重心還要好。 若是讓李重心繼承皇位,他便要直接反了。 這位王爺,名為寧王,是大炎王朝掌握軍權的王爺之一,也是替大炎王朝守護界域戰(zhàn)場的人。 他為了給自家女兒做主,直接不顧其他三七二十一,直接從界域戰(zhàn)場撤軍,直奔大炎帝都天火城。 當寧王率軍出現(xiàn)在天火城附近時,大炎百官差點沒有被嚇個半死。 他們同樣是沒有想到,寧王的反應會這么大,直接率軍出現(xiàn)在了天火城。 年老體衰的大炎皇帝一臉無奈,自知理虧,同時又奈何不了寧王這位胞弟,只能硬著頭皮出聲安撫。 同時答應下來,擇日再重新開太廟,重啟四大關,讓二人再比一次。 大炎皇帝安撫了好一陣子,寧王才消氣,率領部下回了封地。 經(jīng)歷過這么一檔事,天下人又重新將目光落到了東宮太子,以及寧王郡主的身上。 對于那位能夠與東宮太子競爭,甚至值得寧王如此大動干戈,也要替她討回公道的郡主殿下,起了好奇。 程光看完了卷宗之后,心中多少升起幾分荒謬之感。 在沒有看到眼前這些卷宗之事,他還以為,大炎王朝是被什么外敵襲擊了,遇到了什么亡國滅朝的危險,才會從界域戰(zhàn)場撤軍。 卻是沒有想到,這僅僅是一個老父親為了替自家女兒爭一口氣的舉動。 寧王即使是從界域戰(zhàn)場撤軍,但也不是沒有留下多少后手,妖魔入侵大炎王朝境內(nèi)后,沒有掀起多少風浪,加之大炎皇帝不但耽誤,很快便妥協(xié),答應了寧王的要求,所以寧王返回界域戰(zhàn)界也很快。 邊境妖魔所引起的動亂,很快便就平息了。 寧王這般權勢的人,想想也是不太可能直接判國。 程光也感覺,大炎王朝的太祖是有點智慧的,對于選任誰繼承皇帝,并沒有用嫡長子繼承制這般古老的制度,而是用了四大關這般存在,來進行考驗,誰來繼承皇位。 這般做的好處有很多,其一便就是,盡最大可能選出了最佳的人才來當皇位,其二便就是,安撫了其他皇室成員,只要你們后代爭氣,指不定就能夠通過四大關,成為大炎王朝的皇帝呢? 如此一來,一些封王的王爺,便也不太可能會背叛大炎。 皇位終究是在大炎王朝皇室內(nèi)部流傳的。 比之大周要好不少,避免了不少流血事件發(fā)生。 但同時,程光也知道,國與國是不一樣的。 大炎王朝地處偏僻,沒有多少資源,除了能夠造兵器盔甲之外,也沒有其他值得拿得出手的東西,必須要依賴其他王朝的物資才能生存。 因為皇室中人,對于皇帝也并沒有那么渴望。 資源待遇是有點差距,但也不多便就是了。 而大周王朝,地產(chǎn)豐饒,僅僅是占據(jù)了一個府郡,便能夠比得上大炎王朝數(shù)個王爺土地數(shù)年的收益了。 對于皇位的渴望比之大炎王朝要強盛不少。 即使是有四大關,最終競爭都要比大炎來得激烈得多。 放任大周皇室那些皇子競爭,甚至還讓一些王爺子女參與進來,大周王朝說不亂都很難,最后很有可能把大周王朝都打得四分五裂。 “東宮太子,寧王郡主。” “這兩個人,便就是大炎動亂的起因。” “大楚余孽很有可能便就是其中一人。” 程光喃喃自語。 心中大概已經(jīng)猜出來大楚余孽于大炎王朝之中的身份了,不管是東宮太子,還是寧王郡主,于大炎王朝之中的身份地位都是極高。 與他先前的猜測,大楚余孽在大炎王朝內(nèi)的身份地位很高一致。 只是目前只能確定,大楚余孽是東宮太子以及寧王郡主其中一人。 到底是哪個,暫且還不知道。 得先好好確認一下才行。 程光心中思索著,將案桌上的卷宗收了起來。 大炎皇帝不日就將重啟四大關,東宮太子面對寧王郡主沒有多少自信。 放黃裙少女離開東宮,很有可能,也是為了吸引寧王郡主出手,只要寧王郡主出手了,光是以謀殺太子妃,或是對太子妃不敬這一條罪責,便就可以參寧王郡主一本。 哪怕是不能讓寧王郡主直接失去再參加四大關資格,也是能讓她于百官之中掉一些面子。 大炎太子的想法倒是挺好的。 可是那寧王郡主也是不笨。 根本就沒有出手。 這兩個人城府都不簡單,不管哪個是大楚余孽,都挺符合程光對于大楚余孽這個人的印象。 程光將卷宗收起來,望了一眼窗外的天色。 夜色正濃,明月高懸。 由于地處大炎王朝,明月似乎都被染上了一層紅暈。 程光望了下天色,簡單修行了會,觀想了一會神明圖后,便起身鉆入床榻中,合上眼眸睡過去。 這床榻的被褥都是青鸞自鎮(zhèn)國公府帶出來的,是熟悉的味道,所以程光睡得也沒有多少不適合,很快便就入眠。 ………… 翌日。 程光推開房門,和煦的陽光在程光推開房門的剎那,便就迫不及待地鉆進來。 程光起得頗早,哪怕是大炎王朝地勢炎熱之帶,但清晨氣溫還是讓程光感到微冷,晝夜溫差極大。 空氣之中漂浮著些許冰晶,像是霧霽,頗為夢幻。 程光打了些涼水,簡單洗漱下,隨后便在院中修行了會。 修行到日上枝頭時,青鸞還有秦雁秋也便起床了。 程光吃完青鸞做的早飯,出了院門,前往茶樓。 到茶樓中坐下,張瑞便恭敬地為程光端上了一杯茶。 “世子。” 程光接過茶,抿上一口微燙的茶水,看向張瑞問道:“你可知道大炎皇室四大關是何時重啟?” 張瑞聽到程光這般話,也是一愣,似乎是沒有想到程光會問這個問題,愣了一會后,連忙回道: “世子,四大關重啟好像便就是今日了。” 程光聽到這話,略顯驚訝。 “今日便就是四大關重啟的日子?帶著大炎皇位繼承,怎么這外面一點動靜都沒有?” 程光感到很奇怪。 若不是他主動過問起來,只怕張瑞也不會主動告訴他。 另外,大炎王朝帝都天火城之中,對于四天關這般,事關大炎王朝未來皇位繼承的考驗,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他們都不關注的? 張瑞看出了程光心中疑惑,苦笑一下,解釋道: “想要有動靜也是沒有辦法的,這四大關舉行的位置,是在大炎皇室的太廟之中,但一般人根本去不了太廟,也看不到,所以一開始天下人還會關注,現(xiàn)在都不怎么關注四大關,最后只需要聽個結果就行。” “世子問起四大關,可是想要前往一觀?” “可是,哪怕是世子身份尊敬,也進不去太廟,太廟這般地方,除了大炎皇室中人,誰都進不去。” 張瑞說完,面露無奈。 程光微微頷首,倒也不怎么在意,扭頭看向張瑞,問道:“你可知道那位寧王郡主此時所居住的位置?” 張瑞微微點頭,道:“這個是知道的,寧王郡主此時就是居住在皇宮附近的寧王府邸中。” “這位寧王郡主很少出外,也很神秘,沒有多少人見過她真正的面目。” 程光輕輕敲了敲桌面,思忖了下,又是問道:“那這位寧王郡主的身世如何?是寧王親生的?” 對于程光來說,想要辨認東宮太子是那“大楚余孽”,還是寧王郡主是“大楚余孽”很簡單。 就是能夠知道,誰的身世有貓膩就可以了。 說是大楚余孽,那自然不可能是大炎王朝內(nèi)部的人。 身世不說破綻很大,但也不能說沒有一點破綻。 程光的話問出來后,張瑞面容微驚,似乎是沒有自家世子會問這般大膽的問題。 他連忙道:“世子,寧王郡主想來就是寧王親生的,若不是親生,又何止于為她這般大動干戈。” 程光不置可否地又是問道:“那她娘親呢?” 張瑞聽到程光問這話,就是怔住了,思索了一下,緩緩搖頭:“世子,寧王郡主的母親據(jù)說在她出生時便就難產(chǎn)死了。” “這么多年,都是寧王一人撫養(yǎng)郡主長大。” 程光聽到這,目露異色,但也沒有多說,“那東宮太子的母親,當朝皇后如何?” 張瑞不知道程光問這些話的目的,但還是一五一十的回答道:“當朝皇后一直在深宮,雖是很少外出,但應該無事。” 程光聽到這話,心中有了思索。 東宮太子有生母在。 而那寧王郡主沒有。 雖然不能排除,東宮太子李重心與自己這般,是那大楚余孽冒名頂替的,但還是寧王郡主的可疑性更大些。 程光打算先與寧王郡主接觸一手。 他起身,喚來秦北風。 程光這次打算帶著秦北風過去見見那寧王郡主。 若是那寧王郡主就是大楚余孽,那她一定是認識秦北風的,在見到秦北風的時候,面對老熟人,或許會露出一些雞腳。 也有可能沒有表現(xiàn)也什么異樣。 畢竟這段時間,秦北風頻繁地聯(lián)系那“大楚余孽”,卻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來,很有可能是已經(jīng)藏了起來。 那“大楚余孽”在大炎的身份,秦北風也不清楚,沒有辦法直接找上門,只能等待著對方先行聯(lián)系過來。 對方在暗。 自己等人在明。 說不得這兩天,自己等人的舉動,都被那“大楚余孽”的暗中看得一清二楚了也說不定。 對方知道了秦北風被自己帶了過來。 那“大楚余孽”連同秦北風的計劃,被自己破壞了,對自己指定不會有什么好的感觀,說不得已經(jīng)暗中對著自己咬牙切齒了。 程光失笑,不管如何,帶著秦北風過去,總不會出錯。 程光帶著秦北風前往寧王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