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六章 坊學-《貞觀長安小坊正》


    第(1/3)頁

    得益于自家阿耶經營木器坊,桌椅只是刨光、不上漆,那叫一個快。

    不光是快,巫悶山那個家伙,還一張張坐上去,搖晃了一下,惟恐不夠結實,傷到自家娃兒。

    自家娃兒、妹娃子,要占兩張桌子哩,可不敢馬虎。

    摔到他們,可得心疼死。

    骨氏棄宅,現今的敦化坊坊學。

    一百五十三名娃兒、妹娃子,上到十二,下到七歲,衣著多半并不光鮮,偶爾還能見葛衣上著一兩個補丁,穿著麻鞋的腳趾頭不安分地來回磨著鞋底,面上卻規規矩矩,眼中帶著一絲期盼。

    讀書為什么,他們不懂。

    不過,耶娘把讀書說得花一樣,說以后出來能天天有肉吃。

    注意,是肥得流油的肉,不是發柴的雞!

    那些年齡超了的娃兒,被坊正拒之門外,不少人坐地上抹眼淚。

    但范錚沒有絲毫退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再說,十二歲的娃兒,在這個時代算小半個勞力了。

    關鍵是,教書的話,一張白紙好作畫,十二歲的思維已經基本定型,難教。

    說句不好聽的話,在一些特殊地區,十二歲當耶娘的大有人在。

    樊大娘家兩個娃兒,一個是九歲的甄行,一個是七歲的甄邦,雖不著綢緞,葛衣卻齊齊整整、干干凈凈,一個補丁也沒有,完全合身,昂首挺胸地站在隊列前頭叉手示范:“見過坊正舅父,見過糜先生。”

    然后,范錚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坊中所有娃兒、妹娃子的舅父。

    也就是范錚的父母兩系都沒有親眷在坊中,不然可能被抽。

    那些同姓聚居之地,你永遠不知道哪里蹦出個小娃兒能當你叔公的。

    巫悶山的娃兒叫巫亹,妹娃子叫巫桑,一對龍鳳胎,七歲,有些怕生,與范錚卻很熟。

    當然,絕對不是因為范錚時不時給他們兄妹零嘴吃。

    糜先生叫糜斐,是坊中為數不多的讀書人,一個開了蒙、進了縣學,卻連明經科都考不過的人。

    進士、明算、明書、明法這四科,看似難度減了,專業性要求卻高,糜斐沒那能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左旗| 凯里市| 鱼台县| 荣昌县| 高阳县| 潮安县| 延边| 常熟市| 永顺县| 苗栗市| 灯塔市| 饶平县| 贵港市| 行唐县| 舟山市| 重庆市| 都匀市| 柞水县| 嘉峪关市| 泾源县| 西藏| 奉化市| 长垣县| 宜黄县| 奉化市| 山丹县| 宜宾市| 宣汉县| 晋宁县| 平武县| 治县。| 通河县| 泾源县| 绍兴县| 卓资县| 凉山| 高清| 曲水县| 金寨县| 临泽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