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章 新局-《明鄭1652》


    第(2/3)頁

    原本,他還想要給“虎衛鎮”的將士們配備相應的戰馬,將他們變成和八旗兵一樣的騎馬重甲戰兵的,如此一來就能彌補重甲戰兵機動性不足的問題了

    但因為鄭軍戰馬匱乏,這五千之數對于鄭成功來說根本就是天文數字,這個計劃只能暫時往后推遲。

    “虎衛鎮”同樣下設兩衛,滿編為一千二百兵,分別由陳魁和陳鵬統率,萬禮任總鎮,統親兵一百,指揮全軍。

    和周全斌一樣,萬禮也是鄭成功特意提拔的,不過相較而言,萬禮的戰功足以支持他“虎衛鎮”總鎮的位置,周全斌則更多是倚靠鄭鴻逵舊將的身份,成為了鄭成功為統合軍中派系,安撫人心特意樹立的典范。

    其實不難看出,鄭成功把全軍的精華都匯聚到了中軍,中軍四鎮,共計一萬將士,便是鄭軍中當之無愧的精銳主力,也將是鄭成功刺向滿清的一柄尖刀。

    “左軍”則是前提督黃廷統領,下設三個軍鎮,分別是陳俸統領的“左沖鎮”,廖敬統領的“左先鋒鎮”,陳塤統領的“宣毅左鎮”,每個軍鎮滿編同樣為兩千五百兵,全軍共計七千五百將士。

    “右軍”則是新晉的右提督王秀奇統領,編制和“左軍”一樣,柯鵬統領“右沖鎮”,余新統領“右先鋒鎮”,洪承憲統領“宣毅右鎮”。

    而這些,還有直轄于招討大將軍府,中軍內司總制蔡福統領的“鑾儀鎮”,便是鄭成功麾下的真正野戰兵馬了。

    至于即將被派往舟山,崇明等地,被鄭成功安排了陳六御協助的張名振所部水師“前軍”,以及負責福建,南洋等海域,由隆武時期便已經官至左都督,總兵的老將林察統帥,周鶴芝,周瑞分別統領一軍的水師“后軍”,則是鄭軍的海上軍事力量。

    其實,和大眾視角里鄭成功海戰無敵,陸戰拉跨的印象不同,鄭軍的主力,其實是陸戰部隊,水師在其中并不占絕大部分,但是相較于清軍而言,已經足夠強大。

    究其根本,是清軍的水師太弱,而非鄭軍的水師已經天下無敵!

    水師前后兩軍的安排則更多是政治上的考量了,“前軍”的陳六御是鄭成功的心腹,張名振之所以遲遲不松口,這便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而“后軍”則更多是對于先期投靠而來的浙江抗清力量的整合,他們將負責不是那么重要的區域,逐漸被邊緣化。

    這是鄭成功必須要做出的選擇,在明鄭的實力進一步增強之前,位置就那么多,他不可能不在關鍵的地方安插心腹。否則如何確保自己的意志得以貫徹?

    這就是權力斗爭,是你死我亡的游戲,鄭成功的這一番處理,已經是寬仁了,但如果必要,他會毫不猶豫徹底消滅不服從的人!

    而除了正規的野戰大軍以外,鄭成功還將這段時間招撫的兵馬編成了衛戍五大營,每營兩千五百兵,分別由張進,黃梧,藍登,林勝,蘇茂五員大將統領。

    “衛戍五大營”既是鄭成功統治區域的衛戍部隊,也是鄭軍的預備兵馬,平時屯田耕作,收獲的糧食由公庫按照市價全額購進作為軍糧,閑時進行軍陣武藝訓練,每半年會進行一次考核,五軍的缺額會從其中表現優異者中選擇補充。

    當然,“衛戍五大營”兵將的兵甲裝備,訓練強度都和五軍不同,普通士兵的月餉也只有五錢,只有戰時出征的時候,才會和戰兵的一致。

    與此同時,無論是“五軍”,還是“衛戍五大營”,原本便已經存在軍隊監察體系都得到了加強,尤其是總理監營麾下的“監紀”“督陣監營”和“大餉司”。

    “監紀”,“督陣監營”負責大軍軍紀和戰場督陣,“大餉司”掌管著軍隊的餉銀發放,都獨立于統兵的軍官,權力極大,這是鄭成功確保軍隊戰斗力和對軍隊絕對控制的保證,也是避免明末軍隊弊病的最關鍵因素。

    而這個關鍵機構的統領,則是由原本的大監督楊世德接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陆良县| 枞阳县| 枣庄市| 昭通市| 巴彦县| 绥中县| 宁安市| 常熟市| 金山区| 柏乡县| 肇东市| 宁蒗| 建昌县| 安溪县| 贵港市| 多伦县| 临江市| 罗山县| 吉首市| 根河市| 万年县| 奉节县| 高雄市| 和顺县| 茂名市| 山东| 玛纳斯县| 石城县| 淮南市| 靖安县| 哈巴河县| 兴城市| 章丘市| 都安| 柳江县| 正宁县| 晴隆县| 通渭县| 文安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