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海上君主和統治者-《明鄭1652》
第(1/3)頁
當天晚上,馮澄世和鄭泰一前一后進入了“招討大將軍府”官署中,周圍各部門的官署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熄燈。
明鄭下屬各部門的官署幾乎都分布在這條街上,但現在一切都還是百廢待興的狀態,新成立的各部門之間協調依舊常常出問題,無論是鄭泰,還是馮澄世,亦或者是其他部門的主事官員,每日都忙得四腳朝天,白日里很多時候都要外出辦公。
“借著商船掩護,派去臺灣的探子已經基本上打探清楚了,郭懷一率眾起事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當地甘蔗和鹿肉鹿皮等物產的減產和滯銷,百姓生活困頓;二是大員荷蘭人的士兵在臨檢人丁稅的時候還犯下了各種惡行,使得地方民怨沸騰。
不過,郭懷一等人還沒起事,消息便已經被大員荷蘭人知道了,參與起事的百姓雖然有四五千之眾,但因為缺少武器,荷蘭人還收買了上千名山夷助戰,不到半月就被撲滅了,參與起事的百姓絕大部分都被殺死。”馮澄世看著手下人遞交上來的報告,一臉恭敬地匯報道。
軍情司組建的同時,鄭成功便讓他安排人到臺灣打聽消息了,借助鄭氏無處不在的商業網絡,一個月時間便已經基本上把“郭懷一起義事件”了解得大差不差了。
“荷蘭紅夷在南洋建立了不少據點,一直想要獨占海上的貿易,但自從藩主兩年前重振了咱們鄭氏之后,無論是浙閩江南,還是東京(越南),柬埔寨,暹羅,馬尼拉等地的漢人,都唯我鄭氏馬首是瞻,其必然心懷怨恨,還曾經想要劫掠掛著我鄭氏令旗的商船,所幸一直沒有得逞。”
鄭泰一直負責鄭氏的海上貿易,隨著清廷海禁,東南沿海的商品輸出幾乎都已經被明鄭所屬,或者是依附其的商隊控制,通過和海外僑民的合作,明鄭在南洋的貿易也迅速恢復和擴張,這嚴重威脅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業利益。
荷蘭人一直想要招攬商人去巴達維亞,以控制香料貿易,甚至趁著葡萄牙人的衰弱,不僅禁止商船前往馬六甲和巴鄰龐,還采取了劫掠和強迫改變航向的方式來維持以臺灣和巴達維亞為核心的貿易體系。
鄭泰這兩年處理了不少和荷蘭人的貿易糾紛,荷蘭人已經成為了他在海上的最大競爭對手,但隨著鄭成功重整鄭氏,加強了和南洋僑民的聯系,同時控制著商品的流通,他在這場商業競爭中逐漸占據了上風。
“現在臺灣的情況怎么樣?”鄭成功也大概知道“郭懷一起義事件”,但具體的情況并不記得了。
馮澄世往后翻了一頁,然后繼續道:
“島上經過這次動亂,漢人百姓估計還有一萬多人,具體的數目還在進一步探查,但可以肯定的是,總數絕對沒有超過兩萬。而因為大量農夫被殺,蔗糖稻谷被毀,島上蔗糖業的人手應該會更緊缺,當前島上的糧食價格已經超過了三兩銀子一石。
大員荷蘭人經過這次動亂之后,倒是加強了和漢民頭家的合作,還有要把人丁稅外包的意思。而且,為了防范漢人,荷蘭人已經開始籌劃在當地修建城池,并嚴密控制武器的流通。”
“郭懷一曾經是老爺的舊部,但后來卻沒有跟隨老爺入朝為官,而是選擇了留在臺南。下官不時也能聽到他的消息,據說是在臺南從事農墾,積累了相當的資產,在臺灣的漢人中頗具威望。”
上一次鄭成功傳令嚴懲長崎附近的海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鄭泰自然也想要對方再下達一次威脅荷蘭人的命令,讓他不用再受其干擾。
“若是以老爺舊部的名義問責大員荷蘭人,或許能借機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將來南洋的商隊也能少些麻煩。”
臺灣當前的開發還并不充分,雖然從貿易角度而言,收復可以獲得巨大的利益,但前提是不用付出原本歷史上那么大的代價,鄭成功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驅除韃虜,恢復河山”,而“郭懷一起義事件”原因也十分復雜,鄭成功雖然要借題發揮,但也不能落人口實了。
“不可,若是以這個為問責的名義,咱們反而是理虧了。”鄭成功搖了搖頭,然后又說道:“只能從荷蘭人屠殺我大明百姓這里著手,否則對方一定會污蔑是咱們暗中驅使的郭懷一鬧事的。”
要不是鄭軍水師現在還沒有擊敗荷蘭海軍的實力,南洋海域上又同時存在著多股力量,鄭成功才不管什么理虧不理虧呢!
所謂的“公理”,從來都是拳頭打出來的,戰場上打不過,就別想著談判桌上會有尊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夏|
文成县|
武强县|
嘉义市|
望都县|
漳州市|
南华县|
上虞市|
方正县|
泗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紫云|
台北县|
开化县|
靖边县|
泰州市|
微博|
赤水市|
鸡东县|
麦盖提县|
桂林市|
定陶县|
庆安县|
宁南县|
广宗县|
河源市|
揭西县|
慈利县|
江川县|
江华|
科技|
杨浦区|
平南县|
敦煌市|
灵丘县|
南安市|
新民市|
呼图壁县|
垣曲县|
三河市|
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