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攻城-《明鄭1652》
第(1/3)頁
城內(nèi)的近兩千綠營軍雖說野戰(zhàn)不堪一擊,但守一座城周不到五里的小城,卻是綽綽有余的,而明軍最終能用來攻城的兵馬不過三千余,根本不占什么兵力優(yōu)勢。
但這同時也是清軍的劣勢,崇明城城墻只有區(qū)區(qū)兩丈高,一丈厚,兩門近三千斤的重炮,在破壞了城基之后,想要轟塌城墻并不困難,甚至都不需要一日。
張名振和陳六御心里都清楚,以他們的實力,披甲戰(zhàn)兵不過四千余,騎兵不過百余,并不足以應對整個江南清軍的合擊,特別是南京城和杭州城內(nèi)還分別駐扎著數(shù)千八旗兵,持久作戰(zhàn)最后的結果必然是退回舟山。而舟山被清軍破壞之后,已經(jīng)成為了一片廢墟,根本沒有城池可以固守。
江南可是清廷的財稅重地,如果不能一戰(zhàn)威懾住清軍,清廷必然不會放棄救援崇明,讓這顆釘子釘在自己的財政大動脈上。
這也是鄭成功對張名振和陳六御的囑咐——絕對不能輕敵,一定要以最快速度在崇明的清廷守軍緩過勁來之前攻克城池,否則之后再想拿下就幾乎不可能了。
換言之,只要一舉拿下崇明,讓江南的清軍懾于軍威,不敢輕舉妄動,獲得足夠的時間加固城池之后,張名振和陳六御才有可能在此長期經(jīng)營下去。
受限于兵力,張名振和陳六御將兵馬集中在了西門,另外幾個城門只部署了少量戰(zhàn)兵用以防備城內(nèi)清軍的襲擾。而那百余騎兵則是部署在其余四個城門,隨機應變。
推著攻城器械的明軍軍陣最終停在了距離崇明城護城河二里左右的地方,五十多輛盾車分成兩排,位于最前方,其后跟著一些壕車和扛著云梯的士兵。
而位于明軍軍陣側面的炮兵陣地上,十幾個官兵分工有序,彈藥和炮彈檢查完畢的同時,地上也挖好了坑洞,他們還在炮輪下墊好了木塊。
很快,炮兵陣地就完成了準備,張名振的中軍大旗之下也隨即響起了一聲軍號,緊接著便是一聲悶雷般的轟響,一顆巨大的黑色鐵彈從黑洞洞的炮口中呼嘯而出,“轟”的一聲砸在了崇明城西面城墻的城碟之上,炸開了一朵黃色的土花,城墻上塵土飛揚,還傳出了清軍的驚叫聲。
張名振要想攻破崇明城,就必須要轟塌一段城墻,否則以城內(nèi)清軍的兵力,明軍便是最終成功了,也必然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中江县|
如皋市|
满洲里市|
丹阳市|
天气|
博湖县|
高台县|
宜良县|
洛阳市|
泰兴市|
天峻县|
绥滨县|
科技|
南江县|
昌江|
乾安县|
都安|
蛟河市|
三门峡市|
松潘县|
新竹市|
苏尼特右旗|
宣恩县|
威信县|
遵化市|
海林市|
凤山市|
辽源市|
崇文区|
萨迦县|
曲阳县|
京山县|
乃东县|
甘谷县|
定结县|
徐闻县|
南溪县|
景泰县|
巧家县|
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