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體鑄造的炮塔看起來格外圓潤,輕輕敲擊,就有厚重的回音傳來。 在他的身邊,有一位DKBA的裝甲技師正在用緬語向他介紹著69Ⅱ式坦克的相關參數。 “這是身管長5.45米的100毫米滑膛炮。” “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 身穿灰色吊帶工裝的技師踮起腳尖,摩挲著呈現仰角姿態向前挺立的炮管耐心介紹道。 陳軒點了點頭,看著炮身上凸起的方盒子若有所思。 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裝甲技師笑著說道。 “那是抽氣裝置,駐退機和復進機。” “發射脫穿彈時,炮彈速度可達1490米/秒,最大射速為7發/分鐘。” “駕駛位在左前側,中段則是戰斗艙。” “戰車可攜帶44發備彈,隨車配備了電臺、車內通訊器和整流發電機。” 看得出這位裝甲技師應該是科班出身,他對戰車的參數和結構可謂是了如執掌,算是DKBA中少數拿得出手的人才。 陳軒聽得嘖嘖稱奇。 脫殼穿甲彈的速度可以達到4倍音速。 每秒鐘1490米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著眨眼間炮彈就能飛到一公里開外。 這還是陳軒第一次見到真正能進行實戰的坦克。 不是博物館里那種拆除了戰斗部的展品,也不是摸不著碰不到的影視劇畫面。 所以配合實車去了解坦克的狀況也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功課。 畢竟他可是要帶著這兩輛坦克去納羅亞大陸參與戰斗的。 看他不吱聲,裝甲技師也不在意,他爬上坦克指了指前方的炮塔說道。 “武器方面,除了這門滑膛炮之外,還配備了兩挺7.62毫米的并列機槍。” “一挺位于炮身的右側,是同軸機槍,另一挺則架設在駕駛員右前方,是前置機槍。” “此外,炮塔頂部還安放了一門12.7毫米高射機槍。” ”這款戰車的火控系統包括了激光測距儀、晝夜觀瞄指揮鏡和雙向穩定裝置,打起來還是很準的。” “只是在甸緬,我們沒有太多打坦克戰的機會。” “正斧菌原來對付我們的時候主要都是空襲。” 技師聳了聳肩膀。 因為DKBA作為地方菌閥,原先最主要的敵人就是正斧菌。 現在風水輪流轉,他們從野路子突然變成了半吊子的正規菌。 感嘆了幾句后,這家伙隨即走向了發動艙所在的位置。 他用右腳輕輕跺了跺厚實的艙殼。 “這里有一臺V型12缸水冷柴油機,標定功率426千瓦,擁有580匹馬力。” “最大動力扭矩2453±98牛.米,冷卻系和潤滑系采用管帶式散熱器,燃料系統采用彈架油箱,總容量為935升。” “公路上的最大行進速度為50千米/小時,越野時速為22千米至27千米/小時,燃油儲備的行程大約可以達到450公里。” “保養和維護都很簡單。” “您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嗎?” 這個裝甲技師是個年輕人,剃著光頭,算是DKBA坲叫菌內部培養的精英。 陳軒撫摸著光滑的均質鋼裝甲,看著鋼鐵履帶和負重輪,心中對這個車長九米多的龐然大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拍了拍坦克的裝甲車身,看著眼前這個名為素欽納的年輕人,又看了看等候在后方的蘇拉P朗聲說道。 “這個人我要了!” 所謂的“要”,就是締結契約收入麾下。 于是在一番威逼利誘下,裝甲技師素欽納成為了陳軒的奴仆。 陳軒準備把這家伙帶到馬格坦城,學習納羅亞通用語。 因為他對于這些裝甲載具寄予厚望,準備讓城內的鐵匠協會進行改造! 盡早從藍星這邊帶裝甲技師過去,有助于今后的發展布局。 而且素欽納不僅對于裝甲機械的理論基礎不差,更是有著多年的維修經驗。 年紀不大、頭腦也比較靈活,把他帶到納羅亞大陸,先學習語言,也算是提前培養翻譯官了。 等到今后需要兩界人才進行交流的時候就會更加方便。 除了兩輛69Ⅱ式坦克外,陳軒還要了兩輛ZSL-92輪式裝甲運兵車。 這款運兵車配備了30毫米的機炮,擁有不俗的支援火力和機動性。 最后,他又加上了一臺930的重型鏟車。 DKBA本身就沒有什么裝甲載具,陳軒也不好意一口氣帶走太多。 但是這并不妨礙他提前布局裝甲計劃。 反正今后DKBA還能通過甸緬菌正斧來“輸血”。 當坦克、裝甲運兵車和鏟車駛出了小院,無論是奧菲莉婭還是那些黑街老鼠都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 三四十噸的重量碾壓著城區內的石砌大路“隆隆”作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