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上應罡星分乾位,虎嘯塌天王珠江。 這個好漢原是道州人氏,軍班出身,姓王,雙名珠江,綽號塌天虎,善使一條朝天金花槊。為是家鄉逢災,卻吃那太守瞞報了,眼見百姓餓死不少,自家又有老小要養活,因有一身本事,眾鄉鄰都攛掇擁他為首,一起殺了官員,奪了府庫倉廒,逃到這九界山上打劫為生。再看下首那個細長眼,面上白凈無須的: 鐵劍霜氣通鞘寒,寶盔嵌玉戰袍黃。 鎧甲穿連獸吐環,金鈴依馬影垂光。 座下龍駒名棗騮,手里雙鞭迸寒芒。 原是天星占坤位,王楠豹名震四方。 這個好漢乃是桂陽監人氏,姓王名楠,善使一對水磨竹節鋼鞭,馬上步下都是好武藝,都稱他作裂地豹。曾是軍士,因平時只愛與人較量武藝,周遭的都吃他打遍了,長官不喜他性子,驅逐出來,在綠林四處游走。途經九界山時遇王珠江劫道,兩個交手半日不分勝敗,以此義氣相投,留下落草。 李家兄弟倆見又來兩員猛將,慌忙接住便斗。二王戰二李,兩對良駒交錯,四般軍器互迎,槊來刀擋,鞭去槍敵,眼見斗到八十余合,二李力怯。正待轉身退走時,只聽后面一陣嘈亂,張自強自領著一群嘍啰在那伙軍兵隊里卷殺。二將也顧不得曹崇坦,望著江陵府方向落荒而逃。 張自強殺散了軍兵,上前打開囚車,放出曹崇坦。曹崇坦大喜,道:“得三位好漢相救,大恩難報!不知此處是何地,敢問好漢大名。”張自強道:“此地名喚九界山,我乃洪澤郎張自強是也。你可是馬陵泊上的頭領?”崇坦驚道:“正是,好漢莫不是逍遙子陳大官人府上同索奧走了的?”自強點首,望山上招呼來一個人,曹崇坦一看,不是李明又是那個?李明道:“婁軍師知你必定出事,因我腳力好,特分付早趕來尋人接應救你。”崇坦又問道:“姐姐如何知此處有救兵?”李明笑道:“卻是張妮那未上山的于嬌賢妹,寄的書信中寫道,已邀九界山的兩位王頭領只待共同聚義,故而軍師教來。”張自強也道:“當初俺走投無路,尋人不著,餓的乏困,也是幸得那女伯樂救了,又教投九界山調養些時日,可再去請馬陵泊的好漢,二山寨一同攻打江陵府以救主人。恰巧李姐姐又到,說你必有此劫,派了嘍啰前去打探,果不其然,專在此必經之處埋伏救你。” 曹崇坦先謝了眾人,又深慚自己鹵莽,心中早已深服婁軍師,又道:“這女伯樂必是個好女子,待她上山來請她吃酒。”李明笑道:“妮妹說她是個沒定性的,信里言沒甚功勞,不好入伙,因聞山寨遠近有個青石山,亦多有好漢,欲要說那邊也來投靠,方肯上山。”眾人贊嘆不已。張自強又請塌天虎王珠江、裂地豹王楠兩個過來相見。這二王在此聚集數百嘍啰,打家劫舍,也曾受過陳然坤的資助,故亦準備要去搭救。五籌好漢當晚就在九界山上置宴言歡,李明又說起鬧濰州殺鮑保之事,王珠江三個都拍案叫絕。 卻說次日,那李家兄弟逃回城內,張遠志見說被劫了囚犯,大怒,道:“若是再拿了,就地殺了,把首級送去京師請功。”二人皆道:“如今馬陵泊軍馬不日便到江陵府,太守當好生防備。”張遠志冷笑道:“怕他則甚!天底下那個不知本官乃張郡王侄兒,昔日梁山草寇猖獗,也教伯父一一擒拿殺了,便是馬陵泊的榜樣!”說猶未了,只看一個將官進來,乃是都監鉆地龍朱宣林,稟道:“本奉知府相公鈞旨,往平城縣借兵,怎奈那縣令清一年不愿發兵,一將尚不欲借我等守城。”原來這張遠志自捉了陳然坤,深知他有情義于綠林,只恐遠近山寨知道了要來報仇,特令朱宣林去遼州平城縣借將——看官且聽,這偌大一個江陵府,如何卻要向一縣城借兵?此處不言明,后文自有分曉。 只聽張遠志大罵道:“只行那腌臜事來,當本官不知!待伯父征淮西班師,必教參他一本,好歹也發落了他!”又分付眾將道:“如今馬陵賊人將來攻打,還須諸將出力,爾等須與城池共存亡,方不失忠孝仁義!”大小軍官都領諾,各自領兵,備守城池,正是: 奸官逞用,吃豪杰一戰喪膽;軍師設計,教膏粱夢里授首。 直使: 江陵府中黑煙起,承道閣上赤焰生。 不知馬陵泊與江陵府較量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