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大多數文武群臣看來,先帝突然身死,大乾肯定會有一番動亂,理應由三王之一登基才對。 三王實力高深,勢力雄厚,支持者眾多,可乾世宗的遺詔偏偏讓一個勢力淺薄的皇子登基,以至于不服氣者眾。 其中以大將軍和三王為首,三王又和大將軍達成秘密協定,大將軍楚轅沖鋒在前,三王在后提供支持,共同廢帝。 可以說如今的局面在大將軍和三王的預料之中,一心支持乾帝的大臣只是少數,導致乾帝登基不到半年,局勢越發混亂,內憂外患加劇,京師內外謠言四起,甚至有呼聲讓乾帝退位。 在這場廢帝立新的爭斗中,大將軍楚轅便是站在乾帝對立面的第一人,將乾帝近乎逼到絕境。 隨著乾帝勢力、影響力越來越弱,大將軍楚轅則如日中天,一旦成功廢帝立新,他很可能挾天子以令天下,實質上執鼎大乾。 而曹澤呢? 一個初出茅廬的門閥嫡子,即便他這三年來的紈绔形象是偽裝的又如何,和大將軍楚轅相比,如同螢火與皓月,即便是天下九大世家之一的陳留曹氏與大將軍楚轅相比都要遜色不少。 曹澤率六十萬大軍奉詔入京,在城門口鬧出不小的風波,展現了他的城府手腕,可在文武群臣看來也只是小打小鬧,沒有誰看好曹澤與楚轅的爭鋒,即使是乾帝系的官員。 但誰也沒有想到,初生牛犢的曹澤竟能與如日中天的大將軍楚轅激烈對抗,導致楚轅當眾失態,展露殺意。 此刻的曹澤,渾身上下充滿英雄氣概,不畏強權,敢于直言拔劍,挑戰一位天人大宗師。 在這大乾皇朝內憂外患之際,文武群臣仿佛看到了一位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的少年英豪火速崛起,最終成為大乾皇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輔佐乾帝安穩四方宇內。 當群臣心神恍惚,神情復雜時,大將軍楚轅的臉色極度難看。 天人大宗師! 曹澤竟是一位天人大宗師,難怪能在他的大宗師氣場中從容不迫,難怪能與他的氣勢分庭抗禮,難怪曹澤一直底氣十足,絲毫無懼,難怪...... 深吸一口氣,楚轅神色恢復平靜,淡淡道:“曹澤,你隱藏得可夠真深的,世人都被你騙過去了。” 楚轅腦補了一番,想明白曹澤是什么情況了。 三年前的曹澤或許真被刺殺重傷了,但絕沒有修為盡毀,為了防止再度被刺殺,曹澤偽裝成紈绔公子,淡出各方視野,暗中潛心修煉,可能還獲得了什么奇遇,以至于短短三年時間就從第七境突破到第十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