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毫不起眼的校門,平實、方正的紅色建筑群,是卡羅林斯卡醫學院。
在最接近校門的地方,有一座紅色的大樓,外表樸素、嚴正,是標準的瑞典式建筑,室內裝飾具備了典型北歐風格的簡約和時尚,吸收日照的大玻璃窗,以及種植了不少綠色植物的天庭,蘊涵著透亮且富有生機的感覺。
這里是世界矚目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評審地。
赫赫有名的諾貝爾論壇大樓。
帶著一種近乎于虔誠的心情,一身校服的羽生愛理輕輕穿越兩側懸掛著不少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照片的走廊,目的明確地走向盡頭。
那里有一張直徑大約兩米,能夠容納落座二十余人的圓桌,桌面上裝飾著一圈柔軟的皮革,任何人都不被允許將飲料或者其它有可能損傷桌面的尖銳物體放在桌面上。
這里是“圣壇”,這張圓桌是諾貝爾醫學獎評審委員會遴選獲獎者的圓桌。
今天并沒有遴選,圓桌旁也沒有諾貝爾醫學獎評審委員會的成員,這里一如既往的安靜。
謹慎地在“圣壇”外足夠遠的地方停下腳步,羽生愛理看到了兩個同樣站在“圣壇”外的熟悉背影。
“那么最后,回答那個問題,林。”
背著手的厚實身形,低沉的男聲,在“圣壇”的背景下顯得格外莊重。
“米凱爾老師?”
羽生愛理忍不住向前抬起腳步想靠近,心里驀地一跳,又堪堪收住了。
她咬了一下嘴唇,咽了咽喉嚨,指尖攏進手心,慢慢用力,指節發白。
說話的那個人是她和林增羨的老師。
她不知道為什么老師會突然帶林增羨來這里,也不知道最近林增羨時常沉默的原因是什么。
“醫生應該站在被病痛陷于困厄的人身邊,這是我現在唯一確信的事情,如果經我治療拯救了一個生命,我會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如果患者經我治療無效而亡,這個非常重大的責任應當促使我虛心檢討自己的不足。”
站在老師身邊,也是穿著校服的林增羨背對著羽生愛理的目光,看著圓桌,每一字每一句都鄭重,清清楚楚的。
“是嗎?我知道了,做好心理準備,以后的時間里你會很辛苦。”
隱隱約約的,羽生愛理聽到了老師的嘆息。
“是,謝謝老師。”
向老師深鞠躬,林增羨轉身走向了羽生愛理的方向。
看到林增羨眸子里類似于“莊嚴”的神采,她沒有多說什么,向老師的背影微鞠躬,然后把手放在了林增羨的手心里,跟上了這個人的腳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