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木葉村如火如荼大搞改革的時候,雨忍村這邊也鬧出了一些動靜。 自打和佐助立下了君子協定后,長門就讓小南帶著他,將雨之國完完整整的走了一遍。 他從小就生活在這里,雖然不清楚是否出生于此,但在他心目中,雨之國就是他的故鄉。 然而幼時的戰亂,父母的去世,以及后續的一些列事件,讓他一直沒興趣也沒機會去真正了解這個國家。 直到遇到了佐助。 讓他對自己的故鄉有了一絲了解的欲望。 于是他們以忍者的腳程,花了一個月,把雨之國整個看了一遍,并對這個國家第一次有了切實的認知。 很窮!很小! 自然環境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 窮和小太很正常,縱觀忍界,除了五大國以外,其他國家大都又窮又小。 甚至連大國之一的風之國,都占了一個窮字。 自然環境方面,雨之國也完全無愧于它的名號,因為地勢的關系,這里經年多雨,平均降水量是周圍國家的數倍有余,整個國家都泡在雨水之中。 這些雨水落下后,匯聚成河,雨之國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全部順著河道進入川之國,最終進入大海。 對比風之國那種超級干旱的戈壁大沙漠環境,雨之國完全是另一個極端,過度的雨水,讓這個國家的農業發展嚴重受阻,糧食種下去,往往還沒來得及發芽就被雨水沖刷走了。 就算好不容易發了芽長出根須,也還面臨著根須被泡爛的風險。 那么有沒有抗澇的作物呢? 有的,但數量很少。 而且因為地形的關系,雨之國的可用耕地面積非常少,就算全部種滿糧食…… 嗯,到也能滿足國民的需求。 但那有什么用呢? 性價比太低了。 而且吃飽飯只是老百姓的最低生活需求,誰都希望自己過得更好,光是能吃飽飯怎么夠? 所以雨之國這種國家,如果不改變天象氣候,單純的種地是沒有前途的。 為此,雨之國的國民也有應對的辦法,雨之國也有自己的特產。 比如蘑菇,比如茶葉,比如說各種水果,以及各種毒蟲草藥等等,這些東西有的喜歡潮濕環境,有的對平整地面沒需求,總之是比種糧食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