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內閣更迭-《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談錢傷感情,但君臣之間不談錢,那大家就都可以致仕了,不過沒有退休金哦~!
李待問害怕被追究責任,又無法回避,略帶尷尬地回答:“啟稟太子殿下,戶部尚有存銀四十一萬兩!”
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但凡北征遼東的洪督師那里有求,戶部的府庫也就可以告罄了。
大明目前的財政狀況就是入不敷出,各個方向都需要銀子支應,只要銀子跟不上,情況就有急轉直下,甚至山窮水盡的可能。
方才太子已經當眾宣布,要免除畿輔與五個布政司的一切稅賦,今年的歲入勢必會大為減少,李待問都不知道如何能夠多納銀子。
因為此前田賦是大明帝國最大的進項,若是軍餉需求迫切,巧立名目,追加田賦,已經是君臣之間早已達成的供識了。
今年加派的田賦便高達一千六百萬兩之多,都被砍掉的話,只怕戶部歲入便所剩無幾了,根本無力應付龐大的軍費開支。
幺雞砍掉田賦的意思也很明白,在崇禎末期全國大約有十億畝地,能上稅的也就占一半左右,再抹掉長江以北地區的災田,能剩兩億畝就不錯了。
每畝納一錢銀子的稅費,兩億畝地在理想狀態下可征兩千萬兩銀子,但這是不可能全部收到的。達到八成,即一千六百萬兩銀子已經算是優績了。
這便是“三餉”,錢收上來,也就直接極其了全國范圍內的珉變,可謂倒行逆施的辦法。因為下面的官員會按照四五千錢,乃至一兩銀子的標準向百姓征收田賦。
“敢問李愛卿,若要讓朝廷應付一切開銷,每年至少須要歲入幾何?”
幺雞先看看戶部尚書的核算與自己盤算的數字是否吻合,起碼要差不太多才行。
李待問在心里飛快地計算了一番,等到了個大致一個數,才心神稍定地說:“啟稟太子殿下,當下朝廷支應主要有幾個方面,即宗室開支、軍費餉銀、賑災撫恤、朝臣俸祿、工程修筑,若是數項累計,每年須一千八百萬兩銀子,殿下方可高枕無憂!”
作為執掌帝國財政大權的人,李待問不可能往少了說,只有多報支出,才能多收稅賦,否則自己就有被致仕的危險了。
太子適才說免除“三餉”,之所以沒人反對,是因為大家都在忌憚被提前頤養天年,太子雖小,可以但開了金口,那就是諭令了,若敢違逆,便是抗旨不尊。
事實證明,現在歲入近一千六百萬兩,還是不能滿足各項支出,這是崇禎時期被證明過的,無須辯駁。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新蔡县|
金乡县|
龙海市|
蓝田县|
神木县|
绥芬河市|
文昌市|
天祝|
阳朔县|
璧山县|
阿拉善左旗|
玛沁县|
丹阳市|
洪泽县|
苍山县|
耒阳市|
封开县|
浦北县|
苍南县|
古蔺县|
隆子县|
遵义县|
蒲江县|
乐陵市|
大新县|
山阴县|
洱源县|
交城县|
田林县|
永和县|
会理县|
虎林市|
喜德县|
大名县|
黔西县|
磐石市|
乡城县|
枣强县|
新田县|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