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8章:安裝刺刀-《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殿下,臣有一事不明,為何不將刺刀與火槍一體化?這樣就無須考慮刺刀安裝的問題了!”

    老湯是半科研人員,追求一步到位,要是一件兵器能解決的事情,就無需兩件拼湊在一起。

    這就相當于在小號的長矛上安了鐵管用來開火,老湯的設想跟“迷你火矛”差不了多少。

    “這個本宮考慮過,但還是放棄了。因為刺刀一旦安裝到火槍上,刀尖會反射光線,形成一個亮點。在一百米之外的敵人也僅僅是一個小點而已,安裝上刺刀以后,我軍士兵在瞄準時就看不到敵人了,只能看到刀尖上的亮點!愛卿可以用這把槍來看看遠處的房檐上的飾品,當作瞄準。”

    只要放過槍的人都會知道這個原理,百米之外的敵人就跟芝麻差不多大,想要瞄準已經很困難了,這時候刀尖再反光,那能否擊中目標基本上就是在賭運氣了。

    除非敵人已經推進到己方舉槍就能撂倒的距離,否則不到近戰的時候,各國的部隊指揮官一般都不會下令士兵安裝刺刀的,安上就成了“幫敵”。

    對于太子的解釋,老湯起初還半信半疑,結果一實驗才發現,果然什么都看不清,隨意便被說服了:“原來如此,殿下英明,令臣敬佩不已!”

    這么看來,太子在火器領域也堪稱為行家里手,若沒有親身驗證,決計不會解釋地如此周詳。

    對鳥銃的近戰改進也就這么多了,再想增加戰斗力的話,在不大幅度增加投入的情況下,讓士兵抓一把沙子或者石灰灑向對面……

    “本宮還有一個增加火槍火力的方法,就是采用雙槍管!”

    雙管槍最出名的就是雙管獵熗,比如奧運會上打飛碟的那款,最顯著的好處就是首次開火的火力會增大一倍。

    考慮到后面的裝填時間,其實雙管版本跟單管火槍在投射量上是相差無幾的,講究的便是第一波爆發流。

    一般來講,如果不是皇太雞喝多了的話,清軍不會用騎兵來沖擊明軍的步兵方陣的,都是皮實耐啪的重甲步兵來擔任攻堅力量。

    鳥銃的有效射程在一百二十米左右,但明軍基本不會等到敵人進入有效射程再開火,通常會選擇四百米左右的最大射程,實施仰角射擊。

    這樣可以盡可能地多次裝填彈藥,采用極限射擊法雖然可能不會給敵人造成多大殺傷,但能給自己壯膽,萬一多射兩三次次能蒙死幾十個辮子呢……

    假設雙方相距四百米,手持冷兵器的清軍重甲步兵跑完三百五十米的距離所耗時間為兩分鐘。

    在兩分鐘的時間里,明軍可對鳥銃進行三次裝填,加上首次就是四次射擊。

    如果采用雙管版本的話,總供能射擊五次,相當于火力投射量增大了25%。

    要是辮子跑得慢,運動速度只有每秒兩米的話,須耗時175秒,按180秒計算,明軍手快的話,幾乎能多裝兩次彈藥。

    這樣雙管版本只比單管版的火力投射量高16.7%,但是造價就要高將近一半多了,相當于“嚕密銃”的制造成本了。

    而且雙管版因為多了一根槍管,重量顯然會更大,更不便于士兵攜帶和抬射,所以幺雞還在猶豫之中。

    將火繩槍升級到燧發槍是必須的,安裝刺刀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否采用雙管版,還需要多方論證。

    起碼要抓一只辮子來現場測試,看看“大清王師”的披甲兵到底跑地有多快!

    如果時長在兩分鐘左右,雙管版就有存在的意義。

    高于這個時限的話,還是采用造價低廉的單管版。

    問題來了,怎么才能抓到一只活蹦亂跳的披甲兵???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建湖县| 林芝县| 武夷山市| 黄石市| 思茅市| 深州市| 米脂县| 雷山县| 若尔盖县| 内江市| 应城市| 当涂县| 霍城县| 桃园市| 永和县| 龙口市| 德兴市| 茂名市| 柳河县| 霍州市| 伽师县| 静安区| 桂平市| 融水| 临漳县| 昌吉市| 桐梓县| 古浪县| 安福县| 台湾省| 旌德县| 资溪县| 远安县| 积石山| 淮北市| 平武县| 互助| 广南县| 个旧市|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