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克敵利器-《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前面沖不下來,后面的再勒不住馬的話,直接就撞到自己人的馬屁股上了。
坦克周圍不是拒馬樁就是絆馬索,再就是一米深的大坑,騎兵不可能任意馳騁,很快就會被玩得欲死欲仙。
幺雞認為己方的五百輛坦克不禍禍死對面五千騎兵,那都算是虧本了,只要來了,不留下點貴重部位的話,那就別想走了。
啥戰果也沒撈到,就折損三個甲喇的騎兵,皇太雞非得郁悶至極不可。
用一個甲喇的騎兵來沖擊二十輛坦克的話,辮子騎兵的存活率還能高一些,不過戰果仍然遙不可及。
辮子手里沒有反坦克武器,怎么摧毀坦克?
不摧毀明軍坦克,辮子們又哪來的戰果?
按照幺雞的設想,每輛“天啟坦克”都帶有輔助支架,俗稱“地撐”,相當于“千斤頂”的功效,在戰斗前放下,就可以用來支撐車體重量,防止車輪遭到破壞,導致車體發生側翻。
所以辮子們即便能夠拆掉或者毀壞一輛坦克的某個車輪,這輛車也不至于立刻失去戰斗力,頂多有五度的傾斜罷了。
這對車組成員來說并不算什么大事,照樣能夠繼續戰斗,殺傷敵人,況且還有后面還有倆好幾百斤重的“發動機”可以保持平衡。
在沒有趁手的反坦克武器的情況下,辮子們想要摧毀一輛坦克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用騎兵與坦克做全方面對比的情況下,在機動性與地形適應力兩項上,毫無疑問,騎兵是占據絕對優勢的,這原始版坦克的機動性與越野能力幾乎為零。
拼速度追上騎兵是不可能的了,這輩子都不存在的,全速情況下也就堪比士兵走路。
越野的時候有塊石頭,不用太大,有足球那么大,就足以把坦克的轱轆給卡住。
還有一個很要命的缺點,那就是坦克無法倒車,因為“發動機”不存在倒檔!
只能進攻,不能后退,這就要求明軍負責指揮坦克部隊的軍官要審時度勢,不能輕舉妄動。
一旦坦克出擊,那就只能向前,由于車體和“發動機”自身的原因和缺陷,這車連拐彎都很困難,跑偏就另當別論了。
“天啟坦克”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攻擊力和防御力,刺猬一樣的火力和烏龜似的外殼,是任何騎兵都望塵莫及的。
所以這款武器只能發揮其強項,用來陣地戰,克制辮子騎兵倒是手拿把掐,龜速去參加運動戰就直接放棄好了。
幺雞為“天啟大爺”設計了四輪、六輪乃至八輪的款式,有安裝垂直裝甲的鞋盒狀的,也有采用傾斜裝甲的契形狀的。
按照功能劃分,除了標準的坦克版外,還有火箭炮版、迫擊炮版、連發槍版、噴火器版、步兵戰車版、戰斗人員運輸車版、救護車版、指揮車版等等……
組合在一起的話,那就是機械化步兵旅,或者客觀而又準確地說,是畜械化步兵旅,一種劃時代的作戰單位!
反正一個畜械化步兵旅橫豎就是這么一大坨,辮子們當成肉也好,當成翔也罷,吃得了就吃,吃不了就兜著走好了!
正常行軍的時候,“發動機”在前面拉車,轉入戰斗狀態后,“發動機”回到動力室,隨時準備推車。
如果需要大規模列裝各型衍生車輛,幺雞對“發動機”的類型也不挑,不管聾不聾,只要聽話且通過“噼噼啪啪”的考核,牛、馬、騾子都可以塞進去,驢的馬力太小就算了。
這并不是最終型號,未來還要在諸多科學家的設計和研發過程中不斷改進,并吸收實戰得來的經驗教訓,制造出更加適應戰場需求的款型。
根據目前的條件,在無法增加“發動機”功率的情況下,只能拼命提高坦克的攻擊力和防御力,力爭做到一輛坦克換五十名辮子騎兵。
在戰場上吃了大虧之后,不知道皇太雞會不會山寨過去。
這個時代,辮子步兵還在用盾車掩護推進,而且上峰有令“遇敵若無盾車,步卒切勿出戰”,若無盾車就投入戰斗,一旦查獲便要被懲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长阳|
通化市|
涟水县|
平塘县|
通辽市|
长乐市|
新邵县|
克什克腾旗|
三穗县|
金川县|
永胜县|
五峰|
贵德县|
永和县|
陇南市|
阿拉善盟|
依安县|
拜城县|
德令哈市|
天全县|
内江市|
罗山县|
湖北省|
玉田县|
化州市|
漠河县|
瓮安县|
濉溪县|
米泉市|
珠海市|
宜昌市|
肥乡县|
尚志市|
清涧县|
万州区|
仪征市|
盐边县|
兴安盟|
富平县|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