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革左五營-《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比較起來,張獻忠所部雖然戰斗力強悍,卻是集群行動,容易被官軍發現、追擊、圍剿,而兩外兩股準備復叛的流寇則是兩群泥鰍。
革左五營看字面的意思就會明白,是由“老蛔蛔”馬守應、“革里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這五路人馬所成的聯營。
表面上是一大坨,在戰斗中也能相互照應,可真到了生死關頭,畢竟是五個都留有私心的匪首,分成五個方向突圍也說不定,官軍網張得再大都難以一網打盡。
對此,某太子也沒什么好辦法,只能讓孫傳庭先派四個總兵前去盯梢,每人盯死一路人馬,然后集中優勢兵力率先殲滅距離幾己部最近的一路流寇,然后繼續如此這般。
當然,放眼全局,還有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先圍殺羅汝才所部,羅汝才善于調劑流寇之間的關系,疏解矛盾,其他人都會樂意與其合作,在“曹操”陷入危難之時可能也會施以援手。
羅汝才和三個較為弱小的跟班“一丈青”、“小秦王”、“一條龍”這四路人馬都駐扎在鄖縣。而羅汝才本人說是愿意卸甲歸田,謝絕了朝廷的封賞,重當農戶。實則與張獻忠眉來眼去,部下也都在潛伏靜候起兵的良機。
在均州一帶“受撫”的“小五營”,即王光恩、惠登相、常國安、王國寧、楊友賢這五路人馬里還有一個臥底。
王光恩并沒有參加復叛行動,據說當場咬破手指,歃血定盟,發誓在有生之年自己絕不再叛,后來兌現了當時的承諾,他率部守備鄖陽,拼死抵抗流寇的進攻。
要對付這九路人馬,某太子別無良策,只能寄希望于除王光恩外的七個首領見到鋪天蓋地而來的官軍,主動去抱羅汝才的大腿,他們抱團才能被殲滅。
他們要是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散突圍,那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抓住了,每路人倒是不多,與官軍硬鋼也沒什么勝算,但只要一天沒有消滅,便是一股禍害。
孫傳庭的任務其實比洪承疇更重,因為所要面對的敵人更加分散,也更加狡猾,非常難以實施殲滅戰。
所以某太子才增加了大蛤蟆的兵力,力爭先重創張獻忠所部,再回師與孫傳庭所率諸部合圍這十三路流寇。
如果平衡兩位都帥的兵力,就意味既無法給予大粽子迎頭痛擊,又容易受到這十三路流寇的牽制,屆時騎虎難下,將湖廣戰場變成無法解決的一團漿糊。
想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孫傳庭看過地圖之后才請示:“殿下,臣斗膽,以為先羅汝才所部,再揮師東進大別山,追擊革左五營!”
兩個目標相距太遠了,只能先對羅汝才集團發動進攻,等消滅之后才能騰出兵力,東出湖廣,進攻活動在南直隸西部山區的革左五營。
聽到老孫頭這么一說,某太子才陡然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就是把革左五營的活動區域給搞錯了,而且以為這五個家伙已經投誠了。
在場的另外兩個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也沒有直言相告,就是害怕太子丟面子,對上峰吩咐之事,左膀右臂都是悉數接下,沒有異議,所以幺雞最后才發現。
坦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也沒什么大不了,幸好發現的及時:“哦~!想來是本宮之錯,前番本宮有些自以為是了,幸虧愛卿及時提醒。既然如此,那就先放過革左五營,集中優勢兵力打擊羅汝才集團與張獻忠所部,力爭盡快將其消滅干凈,再揮師東進,蕩平山區里的革左五營!”
幺雞一看革左五營活動的具體地方,心里就拔涼拔涼,他們就在湖廣與南直隸交界處的大別山一帶,這可是一個能攻能守的好地方。
向北能直取大明的興龍之地——鳳陽,順江而下便可威逼陪都——楠京,向西可與“大粽子”匯合,向南又能竄入江茜南部。
別說朝廷現在沒有多余的兵力前去進剿,就算是讓洪承疇率本部人馬全過去,一時間也難以將其趕盡殺絕。
孫傳庭也意識到自己所言有失,這不啻于當面指出了太子的錯誤,急忙找補起來:“殿下日理萬機,此等小事不足言道,皆歸臣疏忽大意,未能及時言明!”
事后才說出等于是在幫太子犯錯了,孫傳庭都開始后悔,可也只能主動承擔責任了。
不管啥時代,都是臉皮越厚越安全,幺雞擺擺手說:“此事與愛卿無關,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又何以指證天下人之錯誤?兩位愛卿身為統帥,今后犯錯可直接上奏,無須遮掩,以免錯上加錯,本宮自會寬宥。一個錯誤若是由一百個錯誤來遮掩,只怕到了最后蕞爾小錯都會變成彌天大錯了,切莫學那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楊嗣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弥勒县|
沁源县|
澄江县|
晋州市|
沭阳县|
福泉市|
湟中县|
绥芬河市|
苏尼特右旗|
政和县|
安陆市|
鄢陵县|
额尔古纳市|
永胜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连平县|
密云县|
通化县|
库尔勒市|
奇台县|
叶城县|
湘潭县|
灌南县|
布尔津县|
贵德县|
大英县|
收藏|
汶川县|
遵化市|
谷城县|
英德市|
普定县|
潼关县|
垣曲县|
修武县|
台江县|
元谋县|
通海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