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年度訂閱-《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剛開始,京城的百姓們對報紙這種新奇物件,心里都有些懷疑、猶豫,想先觀望一番再做決定,有的人見到大聲吆喝販售的報童甚至會直接躲開,生怕這是廠衛新招的眼線。
只有寥寥數人敢于上去“吃螃蟹”,這些人也是《京師日報》的第一批顧客和讀者,而且就后來事情的發展而言,顧客并不一定是讀者,讀者也并不一定是顧客。
開始買報紙的自然是識文斷字的人,買來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還能獲得不少近些天的信息,尤其是上面印著圣旨,花十文錢就能買來,那真是太超值了。
西向城門緊閉,不得輕易進出,大家對此都是憂心忡忡,害怕禍從天降,等到大難臨頭再想出路便為時晚矣,所以市井上流傳著各種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
不過由于版本過多,不少都自相矛盾,幾乎都不足為信。這讓士紳商賈們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焦頭爛額,擔心自己成為太子的下一批獵物。
只要還有門路的家伙,都會花數百乃至上千兩銀子從官吏的朋友那里來打探風聲,不管消息真偽,買的就是一個自我安慰,不然都會夜不能寐。
打探過程中被誆騙了的土豪也為數不少,可當下局勢如此瞬息萬變,不花錢買消息便相當于坐以待斃,在家里等死了,沒人會再吝惜錢財。
等到中午時分,由于第一批讀者早已討論完畢,在各自的土豪圈子里有了不小的反響,《京師日報》便開始產生口碑效應,街頭的報紙直接賣到脫銷。
首批上市的有五千份報紙,針對的目標受眾是中上收入人群,每戶買一份的話,數量已經不少了。
可是問題就在于,頭版印的是圣旨,在目標受眾被流言打動,意識到圣旨的好處之后,幾乎每家都會買十份,二十分,乃至五十份,甚至一百份。
更有甚者聲稱此報便是針對百姓可用的“丹書鐵券”,傳到某太子耳朵里非震驚到石化,不可。
十文錢一份的“丹書鐵券”……
這特么就算是批發價也沒這么低啊?
膽敢降低皇家護身符的價格,你們到底還要不要臉了???
一些迫切希望保住全家性命的土豪,直接給幾兩銀子,讓家丁把報童所攜帶報紙悉數買下。
每個報童根據個人的身材體力差異,也就能攜帶五十至一百份報紙,列裝了一個裝有白開水的竹筒水壺和兩塊燒餅。
背后背著雨衣和斗笠,中午就在街頭解決午飯,賣光了才會回到印刷廠領報紙,如果天色已晚就可以直接下班休息了。
但第一天發生的事情,就遠遠出乎了賣方的意料,到中午的時候,五千份報紙已經被哄搶完畢。
“甚么時候印好啊?”
“是啊!給個準話啊!”
“家主還在翹首期盼呢!”
“誰家不是啊?”
“這都半個時辰了……”
數百名家丁聚集在報館門前此起彼伏地發著牢騷,如果不是大家只是嘴上嘟囔一番,附近負責維護秩序的錦衣衛就要當場將其拿下了。
報館雖然不是官方衙門,只是名義在通政司注冊了,實際是自負盈虧的私人媒體,不過由于創辦者是永安公主與駙馬爺,所以廠衛都會嚴加保護。
根據之前的夫妻分工,永安公主在自家府邸里負責數錢記賬,駙馬鞏永固則要常駐報館,來運營和指導日常工作。
眼下報館只有一名主編和四名編輯,但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負責圣旨和政令的,有負責奇聞軼事的,有負責科技解讀的。
主編便是湖廣巡撫方孔炤的兒子方以智,今天二十有八,與鞏永固算是筆墨朋友,此番赴京趕考,便被駙馬爺拉來做了主編。
由于家父就是巡撫,所以方以智對官場的黑暗是非常清楚的,但有父親作為榜樣,他還是立志打算步入仕途,以安一方百姓。
但鞏永固也有自己的一番說辭,今年殿試不同往年,若是他不懂其中奧妙,難免會名落孫山,不如在報館盤踞一年,等掌握了相關門道,明年殿試必定會一鳴驚人。
方以智年少時隨父親游歷多地,又飽讀海內書籍,自認為有些才學,但架不住駙馬爺的一再勸說,而且鞏永固對其還透露了一個絕密消息。
翰林院與國子監的某些人勾結在一起,妄圖在今年殿試上徇私舞弊,所以他最好不要參加,否則不但不能金榜題名,反而會連累到令尊。
方以智思前想后,最終只得忍痛割愛,打算先在京城暫居一年,看看今年殿試的題目再說,不過在報館當主編也是一個不錯的差事。
駙馬爺一次性支付給他六百兩的年薪,而且管吃管住,就住在自家府邸,主要是害怕做到半道撂挑子,忽然不干了,那他還得重新找人。
對于這份新工作,方以智也沒有讓重金聘請他的好友失望,每份文章都是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進行審核,連太子引子仙界的標點符號都是從頭來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新干县|
株洲县|
海兴县|
本溪|
铜梁县|
横峰县|
元氏县|
石渠县|
天水市|
古田县|
孝感市|
东港市|
青神县|
彭泽县|
乐都县|
灌阳县|
疏附县|
定远县|
海晏县|
定兴县|
阿拉善右旗|
沁阳市|
巩留县|
昌图县|
肥西县|
临桂县|
洛隆县|
北海市|
靖西县|
布拖县|
美姑县|
安岳县|
华阴市|
台南县|
成安县|
吐鲁番市|
长汀县|
梅河口市|
柘荣县|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