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29章:兩攻兩防-《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周遇吉這邊留兩萬支,再撥相同數量給黃得功的勇衛營,余下的部分可以分配給廠衛使用,但估計要等到明年才行。

    就算從四月初開始正式批量生產,每天可造一百支合格產品,到年底也才能產出不到三萬支新槍,所以列裝計劃看上去是任重而道遠。

    燧發槍并非是西方獨創,大懟朝的火器專家畢懋康于甩鍋八年,在其著作《軍器圖說》便介紹了燧發槍的原理與構造,書中稱之為“自生火銃”。

    所做的改進與西方燧發槍別無二致,但卻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視,推廣的事情也就無從談起了,《軍器圖說》也被辮朝視為禁書……

    之前受到張鳳翔的牽連,畢姥爺被迫致仕,重新被朝廷啟用之后,正在楠京做戶部侍郎,兵器專家去管理金融,明顯是不務正業。

    考慮到畢姥爺已經年逾六十八了,蹦達不了幾年了,幺雞便將其調往京城,最大限度地發光發熱,至少人家對燧發槍的構造可是如數家珍。

    就眼前這兩位業內人士,加上盔甲廠里的一堆工匠,挖空心思絞盡腦漿才搗鼓出來四支樣槍,有了畢姥爺以及其他大拿級人物的幫助,所遇到的難題或許可以迎刃而解了。

    某太子要盔甲廠變成大懟朝境內規模最大的專業型槍炮生產工廠,可能的話,再將盔甲業務部剝離出去,單獨成立一個工廠來進行生產。

    比起火炮與新槍的工藝流程,制造盔甲就容易多了,除了西方米蘭式的板甲,其余種類的盔甲,廠里幾乎都能生產。

    譬如這次呈上來的“雞頭盔”,就是廠里根據幺雞所繪制的草圖制造出來的最新產品,尖尖的前臉很像雞的喙,故名“雞頭盔”。

    后面開蓋,前面是全封閉的,只留有兩條細細的橫向開口,便于眼睛觀察敵情,下方的兩個孔洞是用于鼻息。

    這種頭盔看似笨拙,但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抵消清弓在近距離給明軍士兵造成的傷害,尤其是直接避免被對方一箭爆頭。

    雖然有近八市斤重,戴上就很難靈活扭動頭部,只要能在戰場上保住性命就足夠了,其他的都可以先放在一邊。

    “當~!”

    內廠提督太監李鳳翔精選了五名臂力甚大的弓箭手,分別在二十步、十步、五步的距離,在各個方向上對頭盔進行施射,結果無一能夠射穿目標。

    “不錯!”

    幺雞對結果非常滿意,然后翻看其里面的構造,尤其是要親自看看內部空間夠不夠大,在冬季作戰時,士兵都會戴上棉布頭套用來保溫,如果空間較小就不適用了。

    “一個是要保證防御力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減輕重量,另外一點,就是要做成不同的型號,以方便頭部尺寸不同的士卒來佩戴。”

    這種頭盔都做成一個型號的,那對列裝部隊來說,就是一場災難了,有腦袋大的家伙不戴頭套都不一定能穿的進去。

    新頭盔最大的特點是雞喙的位置足夠大,足以讓吃貨們往里塞點東西,如果候命時間上了,即便不摘頭盔,也能照吃不誤。

    “再有就是新頭盔要與新式盔甲配套,在脖頸的部位要進行特殊防護,這是非常致命的位置,被箭矢射中便會有性命之憂。”

    不用硬鐵盔甲防護的話,那就要用鎖字甲、麻布、皮革等多層符合式裝甲來抵御了,不然任何人被射中脖子,基本上就廢廢了,黃得功就是這么掛掉的。

    幺雞是不允許自己的士兵乃至將領被因為這個漏洞而被對方給一箭秒殺的,只要是王牌部隊,在上戰場之前,都要武裝到牙齒才行。

    按照自己的設想,新式全身盔甲,頭部重八斤,軀干和手臂重十七斤,腿部重五斤,總重三十斤,加上火槍,戰斗全重四十市斤,已經接近士兵在戰時的背負極限了。

    笨是笨了點,但是防御力極高,從以前的一級防御提高到了目前的二級防御。

    火槍與手榴彈折合成兩攻,狗腿子就是兩攻兩防,大體上不可能被辮子一擊即潰。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新余市| 东乌| 宿松县| 沁阳市| 昭通市| 汽车| 基隆市| 额敏县| 南城县| 陵川县| 梧州市| 孟津县| 江油市| 政和县| 山丹县| 渑池县| 铜川市| 临清市| 辛集市| 祁东县| 石渠县| 鹤岗市| 闻喜县| 隆子县| 铜鼓县| 横山县| 门头沟区| 太康县| 武清区| 凤阳县| 巧家县| 贺兰县| 永清县| 固原市| 那曲县| 宁强县| 惠来县| 横山县| 抚州市| 巢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