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1章:大肆獎賞-《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戶部一舉進賬這么多錢,讓很多人都眼紅不已,中飽私囊的小心思又再次活躍起來,但眼下風聲太緊,貿然行事就容易被抓個現行。

    尤其是受到了舉報獎勵的刺激,同僚們一個個都變得火眼金睛,眼巴巴地等著別人犯錯,自己好因禍得福,分到對方一成的金銀。

    太倉瞬間變得無比充實,使得戶部尚書李侍問總算是長舒了一口氣,不然軍餉、賑災以及官員開支,都涉及上百萬兩銀子,會讓他無比頭痛。

    某太子也惦記上了戶部的銀子,當初的約定是關于抄沒勛貴的家財,所有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皆歸入太倉,東宮則能夠留下府邸與田產。

    皇帝的直系親屬,周皇后的父親周奎與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這兩位國仗積攢多年的家當也沒有得到網開一面的待遇。

    所以就造成了幺雞手里握著一堆房契和地契,卻套不了現,因為數量過于龐大,進行常規襙作的話,整個套現過程恐怕要長達數年之久。

    “今本宮有意低價轉讓給戶部一些地契,僅為市價的四成,戶部可憑此再轉手,能夠輕易再轉三成以上,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懲處內侍收繳了大約六萬畝地契,從勛貴們手里又得到了四十二萬畝。

    這里面很多并非是勛貴們自己的地,而是親朋前來投獻的,就是掛在他們名下可以享受免稅的待遇。

    等到這些勛貴們都被一網打盡了,這些之前投獻的人又編造理由向把地給要回去。

    但得知要補繳過往的偷逃稅款時,他們就傻眼了。

    繳稅就要賠大發了,不交的話,地又無法要回來。

    但這都跟某太子無關,地契在自己手里,他們再敢胡鬧就是給扣個謀返的帽子。

    幺雞既不打算讓太監們或者廠衛們去種地,也不打算租出去好當個大地主。

    把能套現的東西都盡快套現才是明智之舉,不然就算風調雨順,也避免不了辮子過來打秋風。

    再者說這快到給廠衛們發餉的時候,由于抄家得力,自己也得表示一番才行。

    市面上太子給下屬分成的傳言愈演愈烈,時至今日,不是真的,也得當成真的來處理了。

    錦衣衛尚有五千左右,東廠那邊有三千人,內廠大概有兩千,加起來不少于一萬一千。

    每人打賞五十兩銀子,總和便高達五十余萬兩,這可決然不是什么小數目。

    所以某太子想了個辦法,打算從戶部弄出點銀子花花……

    聽到太子開出的條件,戶部尚書李侍問也有些心動,畢竟這個價錢確實不高,戶部憑此還能大賺一筆,便問道:“臣不知殿下手中尚有幾何?”

    眼下太倉豐裕,要是不太多的話,戶部倒是可以吃下部分,或許全部囊括也不成問題。

    幺雞聽到對方試探的態度,便知道這事有門:“本宮打算自留三萬畝,作為皇莊,為后邸種些糧食蔬菜之類,其余四十五萬畝均可出售,均是上好的良田。每畝僅按四兩銀子作價,總額為一百八十萬兩,想必對戶部來說,倒是不太大!”

    明代北方的畝產大約在一石半到兩石左右,之前太子已經免除了北方各地的全部賦稅,所以即便畝產只有一石,收成也全部歸農戶所有。

    一石至少價值二兩銀子,一畝地若是賣到六兩,只要種三年糧食就可以回本了,余下都是凈賺,李侍問心里便是如此盤算的。

    戶部以每畝四兩的價格從太子手里把這些良田買來,轉手以每畝六兩售出,便可快速落袋九十萬兩之多,倒是一樁非常容易的賺錢買賣。

    這些地都是畿輔一帶的沃土,自然很好賣,商賈們被太子弄得跪地求饒,剛好趁此機會買入大量土地,可以快速花掉無法藏匿的銀兩。

    薛國觀見到太子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便明白要老將出馬了,捋著下巴上的山羊胡,點頭道:“臣以為此事甚為妥當,殿下用地契兌換銀子,用以后邸支應。戶部轉賣之后便得以再次收獲上百萬兩白銀,從此以后太倉無憂。實乃是互利互惠之舉,定當盡快加以實施。”

    既然自己的女兒都快成為太子妃了,那么首輔大人自然要向著準女婿說話。

    只有太子的荷包鼓起來,自己的女兒才有好日子過,不然進宮就是受苦去了。

    這事跟薛國觀半兩銀子的關系都沒有,所以他自認為說全是“公道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上饶市| 河北区| 花垣县| 恭城| 通州区| 扎鲁特旗| 庐江县| 衡山县| 望奎县| 临漳县| 五莲县| 水城县| 水城县| 兴义市| 永安市| 唐海县| 北海市| 资溪县| 新乡县| 伊春市| 留坝县| 平阴县| 汝州市| 额济纳旗| 黔南| 龙南县| 南康市| 金阳县| 莱州市| 富顺县| 洞口县| 建水县| 苗栗县| 新郑市| 嘉义市| 盐池县| 大邑县| 拜城县| 宁波市|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