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9章:爭議老王-《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每年五百萬兩銀子讓某太子很是上火,用這筆錢能養活十萬大軍。

    老王頭上任,也要給人家這個數,不能少于帝師,否則顯得甩鍋父子厚此薄彼。

    現在把薊遼分割開,最多削減一百萬兩,給的太少的話,老王頭也難以為繼。

    遼西需要四百萬兩,薊鎮也要至少三百萬兩,宣大那邊還得這個數,陜茜與之持平。

    光是防御北方便須一千三百萬兩,南邊一年得七百萬兩。

    這么一算,光是軍費,加上各地守軍的開銷,一年少說也得兩千兩百萬兩。

    轉移災珉與以工代賑都得花不少銀子,歲入沒有三千萬兩,某太子又得跟甩鍋爹一樣發愁。

    朝臣們不會發愁,戶部尚書也是如此,他們愁也沒用,除了將幾句不咸不淡的廢話,涉及到歲入,真是一點用也沒有。

    內閣那倆就更別提了,首輔快成準岳父了,是個純粹抱大腿的貨。

    次輔倒是頗有才學,但對稅收方面還是謹小慎微,以圣裁為主。

    朝廷的所有壓力,都壓在某太子一個人身上。

    幺雞某些時候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找機會再穿回去……

    “諸位愛卿集思廣益,本宮甚慰,可有結果?”

    老子在神游的時候,就聽見一群蚊子在“嗡嗡嗡”,不喊停,你們就一直“嗡嗡嗡”。

    由于王在晉資格太老,加之有仙界劉伯溫軍師的神機妙算,似乎倒是不錯。

    其他人對于太子提出的人選都保持緘默,兵部尚書馮元飆仗著自己與王在晉算是同輩,便出言道:“殿下,王在晉倒是履歷甚佳,只是年紀尚大,前去遼東深恐不能久居其位。”

    要是太子中意此人,那么較于各方面都不錯的傅宗龍,被擠下去的勢必將是東林同仁汪喬年,馮元飆不愿見此狀況,便只能挑王在晉的短板下手了。

    聽到兵部尚書不認可太子的人選,這下朝臣們便都豎起了耳朵,打算近距離聽聽太子將如何懟翻這位忤逆圣意的老臣。

    幺雞早就知道老馮頭的小心思,也不點破,這時候沒必要因小失大,和善地說:“本宮之前力排眾議,任命年紀尚大的馮愛卿為兵部尚書,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嘛,與如今重新啟用王在晉有異曲同工之妙。馮愛卿若是覺得王在晉年老體衰,不能掌管邊務,不若這樣,待此人抵京后,本宮命其與愛卿比試一番,看誰米飯吃的多,看誰掰手腕力氣大。愛卿與王在晉年紀相仿,也不算是誰以大欺小了。贏家前去遼西上任,輸家留在京城做兵部尚書,此策如何呀?”

    薛國觀努力保持嚴肅的神情,可是心里都樂開花了,這就是忤逆圣意的下場,哪怕是不吃蝗蟲,太子都有辦法收拾你。

    同僚們一個個也跟首輔大人的感覺差不多,都在等著看馮元飆的笑話。

    老馮頭也是被太子噎得不輕,沉吟了一會兒方才回話:“事關邊塞要員之事,殿下豈能猶如兒戲?”

    他其實跟王在晉相差不多,當著這么多的同僚的面,公然服老是不存在的,王在晉沒再場,那就沒這個顧及了。

    幺雞依然不生氣,樂呵呵地說:“是馮愛卿認為王在晉身體不行,這話可不是本宮所說,既然馮愛卿先行下了如此定論,那本宮就讓王在晉與愛卿比試一番有何不可?此策不正是身體測試么?”

    比耍無賴,你可比楊士聰差遠了。

    你要是真敢露胳膊挽袖子,本宮就讓大家看看誰是我朝的第一大老飯桶!

    不管怎么說,太子能請王在晉重新出山,倒是給朝廷吃了一記定心丸。

    除了身體因素之外,單論能力與資歷,王在晉在當下都是遼西總督的不二人選。

    在廣寧之戰以前,王在晉便身兼戶部、工部、兵部的左侍郎,負責調集遼東所需的軍需物資。

    熊廷弼因為丟失廣寧獲罪之后,王在晉又被晉升為兵部尚書,開始經略遼東。

    其整個仕途生涯經歷了萬歷、泰昌、天啟、甩鍋四朝,可謂是正二八經的四朝元老。

    縱觀老王頭的履歷,其在六部均擔任過一二把手,對朝廷與遼東的狀況是一清二楚。

    其戰略便是要縮短本方補給線,節約相關資源,爭取在朝廷可以承受的范圍內來抵擋辮子的進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耒阳市| 周宁县| 福海县| 吉木萨尔县| 丹棱县| 迁西县| 保山市| 巴彦县| 沾益县| 周宁县| 资中县| 合作市| 敦化市| 茂名市| 疏勒县| 博白县| 扎囊县| 囊谦县| 民勤县| 景泰县| 拉萨市| 开鲁县| 宜兰市| 同仁县| 安顺市| 萍乡市| 酉阳| 皋兰县| 景德镇市| 宜春市| 奎屯市| 怀柔区| 泸州市| 泾阳县| 河曲县| 蕲春县| 双辽市| 肇庆市| 苍山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