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分期付款-《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馮銓就是那一小撮里面的一只,但也不敢一擲千金地購置豪宅了。
不然太子問題你這幾千兩銀子是從何而來,那就無法自圓其說了。
當下不論是大量的清官還是一撮蛀蟲,都會將貸款視為搬遷新城的唯一辦法。
只是會根據自己兜里銀子的多寡程度,來簽訂年限不等的貸款協議。
馮銓的言論得到了很多同僚的認同,即使不屑與其往來的官員,也覺得貸款的確是個非常好的辦法。
想住進新城,一次又拿不出上千兩的銀子,即便是變賣了原來的宅院,只怕還有一定的資金缺口,所以貸款就是最為穩妥的辦法。
戶部尚書李侍問倒是基本認同這個辦法,但他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這銀子是怎么來的:“殿下,臣不知貸款所需銀兩從何而來?”
讓戶部出錢?
很抱歉!
戶部貌似沒有為百官貸款的義務,哪怕年息有百分之五也不行。
再說給百官貸款買房,哪有直接買賣良田賺錢啊?
前番戶部已經吃進了京城周邊的大片良田,還沒脫手呢,暫時沒法給百官服務。
就算李侍問自己都無法全款購房,他也不會同意用太倉的銀子給大家謀福利。
老李頭是很有原則的官員,哪怕在牌桌上輸得一敗涂地,也認為自己的牌技精湛……
幺雞就知道李侍問會問銀子的來源,這貨不問就奇了怪了,便和顏悅色地答復:“李愛卿,本宮不會讓戶部為百官貸款,此為謀私,不可嘗試。爾等身為臣子,為我大明朝廷辦事,本宮自然不會在衣食住行上為難諸位愛卿,相反,本宮會想方設法為百官排憂解難。若要貸款,只能本宮自掏腰包,想必有不少愛卿也知道紫金債券之事,本宮募集資金便是為了應對諸如今日之問題。本宮雖生在后邸,從小錦衣玉食,卻也知道外面生活不易,流珉無數。故而免去三餉,興以工代賑之策,開礦曬鹽,便是應對之道。百官乃是朝廷股肱,本宮愛珉如子,又焉能令爾等在天子腳下居無定所?本宮會責成東宮秉筆太監李繼周,將貸款事宜印刷成冊,下發至文武百官,諸位愛卿可根據自身情況,與其簽署合約。貸款無須戶部出資一兩銀子,所有銀兩均由本宮自行承擔,此為公私分明,不會令李愛卿有半分為難之處。”
反正最后不是老子來買單,本宮只是一個合同的搬運工而已。
只要抬高了新城那邊的房價,事情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假設官邸每平米售價一兩銀子,那么周邊的商服的價格可能是一錢銀子么?
當然不可能,所以官邸的價格漲上來,周遭的配套設施的價格也都會隨之上漲。
商賈們想要近水樓臺先得月,那就要掏出真金白銀才行,不然就只能被同行們搶占先機了。
五千兩銀子買套房子,對大懟朝的清官們來說就是個天文數字,然而在商賈看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只要政令允許,連糞閥們都恨不得在官邸附近購置房產,這樣一來,自己沾到了官氣,不但可以令生意興隆,子孫后代說不定也能步入仕途。
某太子看中的是把新城整體的房價推高,只有這樣才能讓商賈們趨之若鶩,爭先恐后地前來購房。
到時候別說支付給紫金債券購買者們的利息,就是連官邸的建設費用都有人給全款報銷了。
查抄了這么多奸商之后,幺雞仍然可以確定京城里還有很多漏網之魚,他們想把自己的銀子洗白,卻沒有什么機會。
既然你們想得到機會,那本宮就賜予你們一個好了,而且是天大的機會,一次就能洗好幾萬兩之巨!
肥羊自己都覺得愿意投獻,那就別怪本宮磨刀霍霍了。
一個愿宰,一個愿挨,這就是再正經不過的買賣了!
太子這么一說,李侍問好像覺得自己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便懇切地回應:“殿下如此公私分明,令臣敬佩直至。戶部定當竭力支應工部,令新城如期開工興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安市|
延安市|
广平县|
扎兰屯市|
安塞县|
铜陵市|
古丈县|
西青区|
巴彦淖尔市|
渭源县|
南京市|
莆田市|
铁力市|
增城市|
南漳县|
渑池县|
新丰县|
山阴县|
虎林市|
靖宇县|
安西县|
陆河县|
得荣县|
织金县|
邵阳市|
朝阳市|
曲水县|
郎溪县|
青河县|
霍山县|
嘉祥县|
余干县|
丽江市|
胶南市|
通城县|
维西|
黎川县|
南江县|
乌拉特中旗|
白银市|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