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62章:水泥問世-《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新城所需的銀子算是敲定了,接下來就可以處理另外一件事了,只要這件事做得好,那就可以幫助畿輔及遼西地區分散憂患了。

    讓德川二貨大將軍出兵,在幺雞看來,比興建新城還要重要,主動出擊永遠好過被動防御:“新城可拱衛京城,致使東虜對我大明都城望而卻步,然其入關劫掠之心與日俱增,而當下我軍尚未完成擴充與編練,暫不可力敵。故而本宮前日已召見倭國使節,向其說明大致情況,使節已趕赴天金乘船返回倭國,將其中之益處面陳倭國將軍。本宮預計倭國多半會同意派兵助戰,除此之外,還要調派一位可擔大任之人,長期派駐倭國,作為我大明領事,負責與倭國將軍進行溝通,消除誤會,增強互信。本宮欲任命天金副使丘民仰為首任駐倭領事,為期五年,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對于如此重要的職務,吳甡推薦的楊廷麟與馮銓力薦的倪元璐都不是特別合適,反而是準岳父薛國觀的老鄉丘民仰比較適合赴任。

    此人統兵擊敗過流寇,作為天金副使與各國商賈打交道的機會也不少,所以對于外交事務并不算過于陌生。

    實際上朝廷里面就算是專職的對外部門——禮部,能夠拿得出手的外交官員也屈指可數,而且這么幾頭蒜對外國的事情也都是睜眼瞎。

    大明朝野對于世界,特別是西方的認識都停留在武裝術士所帶來的合訂本上面,最多是接觸一些西洋商人。

    既沒有整體上的宏觀認識,又不具備細節上的準確分析,對于發展外交事務的興趣很低,辦差更是完全不積極。

    譬如英國,只知道英格蘭叫“諳厄利亞”,蘇格蘭叫“思可齊亞”,威爾士叫“婆林日”,愛爾蘭叫“喜百尼亞”……

    要不是大概位置能對上號,某太子見到這個時代的世界地圖,光看標注的字面名字,根本就弄不清那里具體是什么國家。

    丘民仰是薛國觀舉薦的,又是同鄉,所以為了避嫌,首輔大人就不便發表看法了,能夠得到太子的認同,薛國觀心里還是很高興的。

    太子年紀不大,可由于受到了仙界太祖高皇帝的言傳身教,行事作派都有獨到之處,人事任命更是無比精準。

    丘民仰能被太子看中,說明其除履歷上的描述之外,確有被太子欣賞的方面,否則也不會從三個人選中脫穎而出了。

    “殿下,臣以為此人在天金接觸多國商賈,關聯經驗頗豐,非內地官吏閱歷可比,抑或勝任此職。”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三個人選之中的禮部右侍郎倪元璐,書法家從自身角度認為太子的這項任命是可以通過朝會審核的。

    作為長期駐外的朝廷官員,首先就是要具備相關的經驗,不能連外國人都沒見過,經驗更是丁點沒有,就被派往海外赴任。

    天金是北方第一大商埠,但凡想要在畿輔展開商業活動的外國商人,都會選擇在天金上岸,所以這里也是對沿海幾個主要外貿易的口岸之一。

    丘民仰雖然不是禮部官員,在天金也不是專門負責接觸外商的,但是總比從朝廷里直接抽調要好很多。

    實際上,禮部官員接觸最多的外國人就是武裝術士,他們跟商人的外貌或許相近,但言談舉止與動機目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而朝廷官員也不愿意長期背井離鄉,去海外蕞爾小國任職,等于自己是被間接流放了,若是水土不服,身體出了狀況,客死他鄉也有可能。

    在鼠目寸光的心理作用下,愿意去國外上任的官員很少,對本土的認同度極高,除非是天子的直接任命,否則幾乎沒人毛遂自薦。

    “臣附議倪侍郎所言!”

    吏部尚書堵胤錫覺得這事最好就是有外埠官員來擔任,朝廷快被太子給拆散架子了,幾天前,三品以上大員被削籍一人,下獄八人。

    再行抽調的話,光是各部的要員都不夠定額的一半了,吏部更是要忙于官員的頻繁更迭,感覺有些措手不及了。

    堵胤錫覺認為太子清理蛀蟲是沒錯,頻繁發生如此大規模的出缺,已然有些超出了朝廷的承受能力了。

    丘民仰是首輔大人舉薦的,其優點也在先前評述過了,太子認可,內閣與尚書們的小圈子也沒多大異議便可以通過這項任命了。

    趕緊命其赴任吧,不然倭國領事這個燙手的差事,可是會把吏部與禮部的官員給嚇個好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自治县| 海阳市| 大悟县| 鹿邑县| 邻水| 高尔夫| 黔西| 昌图县| 盐城市| 房山区| 吉林省| 吉林省| 咸阳市| 乌鲁木齐县| 武邑县| 五台县| 边坝县| 商城县| 高碑店市| 叙永县| 慈溪市| 应用必备| 夏河县| 玉屏| 惠东县| 兰坪| 肥乡县| 青神县| 阜新| 泸州市| 韩城市| 柯坪县| 冀州市| 吉首市| 壶关县| 福泉市| 寻甸| 平顺县| 荣昌县|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