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遼西弊端-《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哪怕在此基礎上翻一倍,某太子也打算用八百萬兩銀子去買兩萬辮子的狗命,在消滅辮子的問題上,只要可以花錢解決,那都不是問題。
從理論上說,在沒有內應或者守將主動獻關投降的前提下,皇太雞想要一戰(zhàn)而下山海關,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于忍者神龜戰(zhàn)術,某太子可是早就在多個時空應用過了,可謂是駕輕就熟,得心應手,現在就要將此戰(zhàn)術傳授給老王頭:“本宮會撥發(fā)給愛卿五百門迫擊炮、五千支燧發(fā)槍、一萬枚手榴彈及一萬桶原油,以供守關之用。待冊子中的工事全部修繕完畢之后,守軍便可以逸待勞,靜候東虜來戰(zhàn)了。”
皇太雞最好早點過來試試,不然這么多好玩意就白準備了,山海關的守軍一定會給“大清王師”舉辦一個火光沖天的歡迎儀式!
太子說地如此胸有成足,想必新式火器定有優(yōu)越之處,王在晉打算先行看過再做評價,便轉而問起孤懸關外的兩座城池:“老朽不知殿下對寧遠與錦州而成如何看待?”
他是主張放棄寧錦而成,集中兵力固守山海關的,只怕如此一來,太子定然不會認同,驟然放棄二城也會遭到朝野輿論的猛烈抨擊,所以還要得到圣斷方可行事。
幺雞對于這兩處要地有著很清楚的認識,必須榨干最后一點價值才能放棄:“此二城是我大明在遼西地區(qū)的橋頭堡與前哨站,更是牽制東虜精力之所在,若無東虜強攻,兩年之內不得放棄。除周遭主要據點外,每城兵馬減至五千,備足固守三年所需糧草與彈藥,城內百姓與珉夫均遷至關內定居。今王師收縮防御范圍,已然不能顧及周全,關外各個小堡視具體情況而定。”
祖大壽的茍活技能超強,可以一直挺到甩鍋十五年,實在是挺不下去了,洪承疇才率大軍前去支援。
這次給他一次備足夠吃三年的給養(yǎng),將多余的人口全部撤到山海關以內,也不用他們主動出擊,就蹲在錦州等待王師北伐就行了。
對于寧遠也是一樣,如果皇太雞提前派兵攻打,松山、杏山等地的守軍支持不住,經過批準,就可以提前撤退。
不論如何,都要保存五萬有生力量來守衛(wèi)山海關,才算是高枕無憂,不然還得關內出兵上萬前去支援。
“若保證足額遼餉,殿下又須頻加田賦,官吏假意迎奉,實則對珉眾敲骨剔髓,百姓已苦不堪言,不乏鬻子賣妻之人,長此以往必國勢難支,滋事甚大……”
每年四百萬兩遼餉便是已超過朝廷歲入的兩成半,王在晉沒有復職,可也知道大致歲入的情況。
只是遼餉就占了很大比例,加上南方用兵,入冬之后抵御東虜入關,全年軍費或在一千萬兩以上。
即便歲入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再刨去賑濟災珉之花銷,不是入不敷出,也會所剩無幾,歷年皆是如此。
“愛卿尚且不知本宮已然推行新政,免除全國三餉,且北方農戶賦稅皆免,在多地興以工代賑之策。從今年開始,每年朝廷歲入不下兩千萬兩,支應四百萬兩遼餉并不困難,無須愛卿多慮,一會兒進朝將這些天的《京師日報》每期都給王愛卿送過去一份,也好了解一下當下之情況。”
錢的事情就不用老王頭襙心費神了,你就幫助本宮守好山海關就行了,如果能順帶收拾一下那些陽奉陰違的將領就再好不過了。
太子如是說,王在晉初來乍到,自知尚不了解發(fā)生之事,需要多方查探,便只能先行道謝,再提自己的見解:“如此甚好,多謝殿下。老朽以為修繕關隘乃是首務,整飭兵馬其次,編練新軍亦可不可放棄。若能加固山海關,輔以五萬兵馬鎮(zhèn)守,每年再行編練一萬新軍,便能。”
關寧部曲號稱十萬精銳,實際上到底有多少兵馬,不經過詳細清點,誰也不會清楚,王在晉只能保守估計可以撤到山海關,加上原有的守關人馬供計五萬。
在萬歷朝之后,各路將領克扣軍餉日盛,且虛報人數肆無忌憚,每部若能有定員之七成便是合格,對于關外各部的實際兵力,老王頭也不敢有絲毫的樂觀情緒。
遼兵屢戰(zhàn)屢敗,時至今日已然不思進取,叛國投敵之人更是不計其數。若要大力整飭,當須引進客兵,用以御敵,否則原班人馬仍舊疲糜不堪,難當大用。
“愛卿之憂慮,洪承疇亦有,此為其親筆信!”
幺雞也拿出了老洪頭對于邊務的看法,洪少保是朝廷里面少有的腦子靈光且可審時度勢的能人,去了沒多久就瞧出遼西的諸多弊端所在。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麟游县|
夏津县|
民勤县|
大同市|
福清市|
襄汾县|
于田县|
阜城县|
新绛县|
盱眙县|
太仓市|
鄱阳县|
岢岚县|
福泉市|
岳阳县|
无棣县|
枣强县|
西畴县|
宜州市|
仁怀市|
塔城市|
巨鹿县|
遵化市|
蓝山县|
锦州市|
甘南县|
安远县|
阿巴嘎旗|
法库县|
会同县|
宁明县|
吴堡县|
余姚市|
通江县|
陇西县|
大洼县|
穆棱市|
新闻|
云林县|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