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前晉太祖-《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迫擊炮的射速是按照分鐘來計算的,而對方擁有的火器也是如此,但是射速就望其項背了。
因為炮管越厚,散熱效果就越差,所需的冷卻時間也就越長,一般紅夷大炮要十分鐘才能發射一次,否則就有炸膛的危險。
很多外行甚至一些將領都誤會炮手,以為這群蠢貨裝填都如此磨蹭,其實并不是這樣,前膛炮雖然裝填很慢,但也不至于慢到這個地步。
不論是攻銃、戰銃還是守銃,重型火炮一個小時最多發射十二次,折合每五分鐘一次,再快就直奔炸膛而去了。
平叛大軍的迫擊炮也需要冷卻時間,不過一來有備用炮可以更換使用,二來由于炮管就是一層鐵皮,而且口徑很大,在風力不低的野外散熱效果極好,做到每門炮一分鐘發射一次完全沒有問題。
一般來說,炮兵在采用半埋式發射狀態時,都是在一次開火完畢之后,從坑里將炮管取出來,扔在一旁冷卻,然后換上備用炮再行裝填。
由一人負責裝填彈藥,另外一人負責檢查發射過的炮管情況,即使發現炮管已有裂縫,炮兵也可以直接選擇棄之不用,沒必要繼續冒著風險進行發射。
對某太子來說,迫擊炮使用過度就可以隨時放棄,真要是炸膛的話,只要不傷到炮兵就行了。
算上材料、打造、運輸等環節的所有成本,一門炮還花不了五兩銀子,一次采購一萬門都可以做到。
某太子事先許諾楊文岳,為其部隊每天補充五十門迫擊炮,這個供給速度已經基本上可以滿足前線作戰部隊的需要了。
大同城內也有兵工廠,但其生產效率絕對敵不過某太子所推崇的“超級無敵大鐵桶”……
所以面對如此高效的持續炮擊,“前晉”守軍都被轟得暈頭轉向找不著北。
在初期的巔峰狀態時,迫擊炮部隊可以達到十倍于紅夷大炮的射速。
某太子讓虎大威所部這么開火,就是要展現出三板斧的效果。
己方就算一天之內打廢了兩百門迫擊炮,也不會讓城內的守軍好過了。
你們要是能扛住,那算你們厲害。
你們要是扛不住,就該知道何去何從了。
戰斗結束的越快,死傷的士兵就越少,便能節約數十萬兩銀子的撫恤金。
對不明覺厲的“前晉”士兵來說,這種速度的轟爆堪稱是一場飛火流星般的天災。
大家感覺自己剛躲過一次浩劫,在犄角旮旯稍稍喘上一口氣,第二波橫禍就風馳電掣般的打過來了。
這種可以爆炸且碎片四濺的銃彈簡直就像地獄來的魔鬼一樣可怕,在一瞬之間便可奪取十數人的性命。
尤其是負責在和陽門甕城一帶駐防的守軍,在輪番的炸藥包洗禮下,多數士兵已經被轟得斗志全無,精神渙散。
不論對方還發不發動如此強烈的炮擊,他們都再也撐不下去了,哪怕不受傷,一個個也變得目光呆滯,神情沒落。
看見那些被炸得體無完膚,痛苦到生不如死的同伴,眾人便全然沒了抵抗下去的念頭了,不然早晚都得落得同樣的下場。
很多都丟掉兵器,解下系在脖子上的青色圍巾,抓在手里揮舞著,從和陽門的廢墟上跑出來向對面投降。
王樸的親兵卡死在主城城門那里,不讓他們輕易后撤,要是執意過去,還會被弓弩與鳥銃射殺。
既然橫豎都是死,那還不如干脆投誠算了,跑出去說不能還能撿條狗命活下來,讓那些親兵去給總戎大人守城吧。
“城外的兄弟,我等真心歸降,切勿傷害我等!”
這些放棄抵抗的“前晉”步卒扯脖子在向對面呼喊,生怕自己被敵軍一不留神給打死。
在關乎生死的時刻就要套近乎了,最好能遇到口音相近的老鄉,這樣就有機會活下來了。
降卒的生死,普通士兵說了不算,只能由主帥來決斷,但起碼不能在這里被射殺。
“莫先開火!看看再說!”
在護城河邊的盾車之后的把總也瞧見了這些跑出來的家伙,沒看到對方手持兵刃,便號令手下不要輕舉妄動。
里面的敵人能主動出來投降,那就再好不過了,省得他們二次攻城了,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到底能有多少人出來。
要是大同城的叛軍被轟得土崩瓦解的話,最好都從城里滾出來,只出來千八百人,那真是冰山一角了。
攻城部隊是不想輕易放棄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和陽門的,但是身后幾百米開外的炮兵是無法辨別敵我目標的。
更何況炸藥包的轟擊范圍很大,榴彈在十步之內可以對任何喘氣的人畜形成殺傷,步卒可不想被自己人發射的銃彈給撂倒。
只能先行退到河邊,然后打出一枚綠色煙花,也就是信號彈,意思是需要炮火支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陈巴尔虎旗|
赣州市|
大城县|
池州市|
林芝县|
衡南县|
武隆县|
旬阳县|
高雄县|
无棣县|
百色市|
吉隆县|
灌南县|
齐河县|
亚东县|
高台县|
通江县|
自贡市|
哈巴河县|
佛坪县|
始兴县|
汝城县|
印江|
瑞丽市|
天津市|
嵩明县|
宜丰县|
三明市|
广宁县|
福贡县|
彰化市|
濮阳县|
沛县|
门源|
迭部县|
怀远县|
靖宇县|
木兰县|
锡林郭勒盟|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