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決意削藩-《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朱傳齎不是傻子,當然知道這是小太子在指桑罵槐,只能憋屈地附和著:“是!是!殿下年少有為,洞察秋毫,臣亦感同身受,若是剪除此等禍患,我大明便可煥然一新!”
這次進宮主要有三件事要辦,其一,要先看看皇帝到底境況如何,邱致中只是介紹了大概,朱傳齎還不甚清楚。
其二,被廠衛查抄的家財,不論如何都要悉數要回,若是連黃口小兒都說服不了,那他這代王也就形同傀儡了。
其三,在隨王樸敗逃之時,數名小妾被追兵的戰馬踩踏致死,情況極其悲慘,令朱傳齎痛心疾首,必須要將兇手繩之以法。
第一件事已經辦妥,至于第二件事,目前看來還真是頗為棘手,太子年紀雖小,可說出來的話卻都是成人才說的內容。
尤其是太子先聲奪人,搬出勛貴與奸佞的例子來敲打自己,讓朱傳齎非常被動,哪怕張嘴都要想清楚再發聲了。
幺雞點點頭,語重心長地說:“既然皇叔如此開明,那本宮便放心了。眼下各地藩王眾多,每年所需錢糧財物折合高達數千萬兩銀子,而朝廷已然無力支應。本宮遂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削藩。從今往后,大明境內再無藩王與藩國,朝廷便省去了一塊心病,戶部也能減輕負擔了。皇叔既然來到京城,就無須重返大同了,想必也會鼎力支持本宮的決定吧?”
你跟我逗心眼?
開玩笑呢吧!
這年頭,誰有實力,誰就有話語權!
本宮如今手里有錢、有權、有兵,誰敢不聽?
你就算是皇叔,也只有五體投地的份,不然就把你全家都圈養起來!
朱傳齎已經震驚到無以復加了,雙目圓瞪,呆坐了半晌,才斟酌了一番措辭來回應:“殿下,冊封藩王與子嗣繼承皆遵從祖制,削藩之事更是關乎國本,絕非兒戲,若是傳揚出去,必定震驚朝野。”
削藩?
這怎能使得啊?
未免過于異想天開了吧?
全國光藩王就有二十余位,就憑太子一句話,說削就給削了?
這種事,自己可不能表態,更不能帶頭,否則全國的藩王都會記恨自己,還是讓朝廷那些官吏頂在前面,替自己投石問路為妙。
再說同意的話,自己就不是藩王了,往后連個名頭都沒了,俸祿待遇恐怕也無從談起了,全家都沒有依靠了,必定不能認同此策。
幺雞嘴角一咧,輕笑道:“皇叔多慮了,內閣與朝廷均已同意本宮提出的削藩之策。如此利國利民之策,朝野怎能不同意?皇叔也無須為將來擔憂,削藩之后,所有藩王都有兩個選擇。其一,藩王留京,每年可領一萬兩銀子與五千石米。其二,藩王出國,本宮一次性撥發五萬兩銀子與兩萬石米,可選一塊領地另立藩國,能開朝攝政,兵力自行招募。”
想在自己的藩國里賴著不走?
有廠衛在,這招基本不可能成功。
要么在京城頤養天年,要么直接帶著家小出國自立門戶。
像你們這群坐井觀天的土鱉,玩這種高端的博弈游戲還能玩過本宮么?
朱傳齎再次陷入混沌狀態,每年藩王所耗巨大,他是當事人,自然非常清楚。
只要太子提出削藩,早已無限估計宗室開銷的朝廷高興還來不及,怎么會阻止?
各地的藩王即使堅決反對削藩,可除了王府的數百家丁之外,根本就沒有屬于私人的武裝力量,根本無力對抗朝廷派來的官軍。
即使臨時征召上萬人,也是一群烏合之眾,面對常年征戰的官軍幾無勝算可言,連藩鎮割據的目的都達不到就會被連根拔起。
至于小太子開出的兩個選擇,前一個是根本沒有任何吸引力的,關鍵就在于后一個,能開朝攝政&自招兵士。
這對每一個藩王來說,都是天大的利好,哪怕在海外舉目無親,只要手里有兵,就有了立足之地。百度一下“明末黑太子杰眾文學”最新章節第一時間免費閱讀。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东平县|
水城县|
苗栗市|
舒兰市|
蓬溪县|
肃宁县|
宁蒗|
勃利县|
老河口市|
登封市|
荥经县|
北票市|
双辽市|
横山县|
沅江市|
崇阳县|
河北区|
黄石市|
青海省|
上林县|
赣州市|
阜阳市|
扶余县|
岳普湖县|
花莲县|
闽侯县|
绥中县|
南丹县|
阿拉善右旗|
平凉市|
丰县|
万载县|
大竹县|
临颍县|
台北县|
突泉县|
墨玉县|
丹东市|
乐昌市|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