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哥倆比鄰-《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晉王朱審烜并不會完全相信小太子所言,即便聽到有諸多優厚的條件,包括可以執掌兵權,但代王同意去海外重建藩國,這未免太過驚世駭俗了。
將藩王從本土移至海外,在遠離本土的地方立足扎根,大明開朝兩百余年以來,還從未有過如此有違祖制之舉,究竟何去何從,朱審烜還要審慎考慮一番。
此事從太子這里聽到是一回事,再到代王那里求證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要是能夠對上還好說,對不上的話,就說明有人在刻意誆騙自己了。
祖制給了藩王很多好處,但也有讓大家遺憾所在。倘若代王真的同意移藩海外的話,想必就是看重手里的兵權了,這是所有藩王都夢寐以求的權力。
不用太多,只有麾下能有三五千忠心效力的將士,藩王就真的可以在海外藩國里稱王稱霸了,除了朝廷之外,可以不把任何一方放在眼里。
朱審烜其實也很在乎兵權,心里反反復復權衡了一番之后,覺得用自己龐大的家業換取兵權,倒是不算太吃虧。
眼下本土流寇四起,鬧得太兇,而且太原府距離邊關較近,也很是危險,作為藩王都感到心神不寧,生怕哪天被東虜或者流寇給梟首抄家,德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自己可以不在乎家業,但決計不會不在乎自己與家人的性命。
京城得到王樸被誅殺的消息之后,朱審烜就越想越害怕。
大同就是前車之鑒,太原能不能守住都是回事。
太子的平叛大軍可以攻克大同,那照此邏輯,比其兇惡十倍的東虜亦可攻陷太原。
朱審烜雖然不問朝政,可也不是對外界消息充耳不聞的人,更不是傻子。
被太子以巧取豪奪的名義抄沒家產之后,在路上可是發了好大的脾氣。
不然也不會比代王先走,卻比代王要晚到京城了。
某太子原計劃一并召見兩位皇叔,結果卻變成了一前一后。
朱審烜對于家業被小太子霸占是極其惱火的,但路上卻無處發泄。
到了天子的地盤更是明白得夾著尾巴,低調行事,看報紙上說連勛貴都被抄沒了,心里就更感到害怕了。
就這么一個六親不認的太子,連自己的姥爺都抄了個底掉,嚇得朱審烜到了東宮之后,根本就不敢提被抄家的事情。
晉王與皇室的關系再近,也沒有太子與周奎的關系近,那可是皇后的父親,堂堂國丈,太子都敢大義滅親,還能輕易放過在外面的這些藩王?
朱審烜明白自己比不了周奎,惹惱對方的下場決計不會好過,也就只能見機行事了,先保住全家的性命,再想方設法弄出點銀子來。
這個小太子年紀不大,可說話辦事都是成年人的風范,看樣子很不好糊弄。在交談一番之后,晉王朱審烜就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與之前的設想簡直大相徑庭,貌似比大殿里躺著的那位還精明得多,莫說是自己,就算代王也在這里,兩人聯手都有點斗不過這位小太子。
首先,太子是皇帝的嫡長子,生母還是皇后,繼承大統名正言順,監國理政也是內閣與朝廷認可的。
其次,移藩的事情已經得到了朝野上下的支持,藩王想扭轉乾坤也是辦不到的,所謂的祖制在這時候已經失效了。
最后,人家手里有兵啊,胳膊扭不過大腿,這是明擺著的事情,你就算是全天下最大的藩王,沒兵沒將,徒呼奈何!
在那些蠻橫無理的將領面前,藩王就是個擺設,除非能收買將領自立,否則都得老老實實被押到京城來,任憑人家的擺布。
通過這次進京面圣,朱審烜算是知道兵權的重要性了,誰有兵權,誰就是天下的主人。自己作為藩王,只能悉聽尊便。
真到了海外,一定要把兵權牢牢抓在手里,兵權就如同自己的性命一般重要,藩王沒有兵權的話,到了海外也依然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朱審烜看著地圖,找到了苦兀的位置,但想不明白代王為何要選擇這么一出看似面積較小的島嶼來定居。
在廣袤的陸地上不是更好么?
那個叫馬加丹的地方不是更大么?
只要手里有了兵權,藩國的版圖不是可以隨意擴張了么?
難不成代王選擇此座島嶼作為藩國所在,其中還另有隱情?
想到這里,朱審烜決定先問個明白再說:“殿下,臣不知代王為何選擇此處,可否為臣指點一二?”
要是這島上真有好處,那他也愿意上島居住。
幺雞便給這貨解釋了一番,免得他再浪費本就不多的腦細胞:“皇叔,庫頁島,也就是苦兀,面積雖然不大,但周遭都是大海,東虜難以逾越這道天塹。代王皇叔選擇該島北部,那里地處平原,可以耕作,北部海域是一座漁場,每年可以捕撈上萬石的海魚!沒有東虜的威脅,自己又能豐衣足食,這就是代王皇叔選擇此處定居的最大原因所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乐昌市|
通辽市|
安岳县|
农安县|
临颍县|
盈江县|
梁平县|
武威市|
曲阳县|
朝阳区|
台中县|
玛纳斯县|
怀柔区|
巫溪县|
章丘市|
夏邑县|
阆中市|
凉城县|
永平县|
宁安市|
加查县|
伊川县|
辽源市|
瑞丽市|
龙海市|
当雄县|
巩义市|
洛隆县|
万载县|
新晃|
烟台市|
桑日县|
永胜县|
安平县|
化州市|
朝阳区|
肇州县|
安丘市|
阳东县|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