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分地之爭-《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翌日,梳洗打扮好的代王朱傳齎與晉王朱審烜,準時隨百官一同上朝。
按照大明祖制,兩位藩王本來是沒有任何參政議政的權力的。
但涉及到移藩之事,主要是兩國數萬人口將要乘船去往海外,朝廷便特批通過了,反正僅此一次,以后除極特殊情況,基本上也見不著了。
在聽兩只王爺的“苦衷”之后,幺雞便問兵部尚書:“王家彥王愛卿,眼下朝廷可否抽調五千兵馬前往庫頁島征討島上的東虜?”
瞧這情況,不忙著兩位皇叔的話,憑借他們自身實力,恐怕連島上的土著渣渣都夠嗆能打得過,到頭來丟的還是大明的臉面。
至于庫頁島中間的那塊預留給其他藩王的封地,也可以送給他們來瓜分,只不過要是連島上的辮子都打不動,那還談個屁瓜分……
作為兵部尚書,王家彥是贊同移藩之策的,這樣可以極大的減輕朝廷的負擔與百姓的疾苦。
只是出兵庫頁島,路途遙遠不說,支援藩王的兵馬一時半會都回不來的,若是畿輔再次被兵,他們也就愛莫能助了。
王家彥想了想,便斟酌道:“殿下,臣以為可以出兵,只是這兵源就……”
畿輔周邊的精銳部隊都是用來保衛京城的,如果京城有恙,那就得不償失了,為了遠在天邊的苦兀,犯不上因小失大。
五千兵馬絕非小數,至少要調走一位總兵所統領的將士,涉及餉銀、糧草、軍械等輜重更是甚多,遠征海島的消耗量比在周邊作戰要翻倍不止。
王家彥是不愿意將拱衛京師的機動部隊去幫助藩王拓荒的,礙于兩位藩王就在大殿之上,也就只得惺惺作態了。
幺雞也大致猜到了兵部尚書的擔憂,便為其寬慰道:“王愛卿不必擔憂,本宮以為,這兵源之事想來也要解決。其一,抽調長城各堡的邊軍。其二,將在醫院傷愈的兵士重新整編。湊齊數千士卒當是不難,配以精銳武器,定可戰勝島上的東虜土著。”
那些邊軍渣渣留著也沒多大用,莫不如趁此機會,給他們實錘一頓,說不定回來之后還能當成野戰機動部隊來使用。
王家彥算是明白了,太子應該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否則也不會這么快就給出答案了,便順勢問道:“臣不知殿下以何人為將適宜?”
既然不調動各路總兵的人馬,那這支由邊軍與傷兵所組成的遠征軍也就不大可能由現任總兵與副將來擔任了。
幺雞當然想好了心儀的人選,而且這貨也是實至名歸之輩:“四川,楊展!武進士第三名,授官游擊將軍。此人箭法精妙,騎術純熟,有統率三軍之勇,本宮以為由其出征最為合適。王師登島之后,必須旗開得勝,才能打出威望,鼓舞斗志,然后一鼓作氣將島上東虜殘余圍剿干凈,否則必定會陷入長期的苦戰。”
有人聽說過楊展的大名,便開始竊竊私語起來,據說在來京考試時,楊展曾在馬上張弓搭箭,九發九中,武藝可是了不得。
聽到太子的作戰計劃,群臣也基本上點頭認可了,大概也確實如此,藩王的家丁是不能指望他們有多大作為。
朝廷派去的官軍又是邊軍和傷兵,若是不能首戰告捷,以后的日子就愈發難過了,如此計劃自然非常明智。
“肅~靜!”
楊進朝的破鑼嗓子一喊,殿內的嗡嗡聲便戛然而止了。
在已經被某太子開過光的楊伴伴眼里,這些文臣武將都是沒見市面的井底之蛙,就這么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事任命便會議論紛紛。
待眾人都收聲之后,幺雞繼續說:“去歲盧象升在巨鹿寡不敵眾,為國捐軀,本宮甚感悲痛。其弟象晉、象觀、象同、象坤等人皆有拳拳報國之心,本宮遂命其從軍遠征,以后也好繼承兄長遺志,以報與東虜的血海深仇!”
給盧象升下絆子的楊胖子已經被搞死了,朝廷也以高規格撫恤了盧家,但這還不夠,讓盧家繼續發光發熱才是正道。
盧家除了盧象晉最后出家之外,包括從父盧國云、盧國焄、盧國纮等男丁幾乎全員戰死沙場,戰歿不下百余人。
這種以死報國的規模,并不比可歌可泣的趙宋的楊家將差多少,可能頂多就算是沒有上盧家的女眷罷了。
在某太子看來,盧家的這幫子弟是明顯缺乏軍事訓練與戰場經驗的,貿然上去死磕辮子甚至漢旗都很困難。
莫不如先掛個名頭出征庫頁島更為實際,島上的土著都是戰五渣級別的,雖然容易四處亂竄,可只要不輕敵大意便可取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汉川市|
盐山县|
托克托县|
东源县|
黔西县|
锦屏县|
那曲县|
澄城县|
安泽县|
多伦县|
伊金霍洛旗|
休宁县|
上栗县|
大田县|
潍坊市|
龙岩市|
普兰店市|
焦作市|
会宁县|
南溪县|
乐业县|
当涂县|
望谟县|
如东县|
正蓝旗|
百色市|
德令哈市|
莱芜市|
鲜城|
渑池县|
太谷县|
加查县|
逊克县|
扎囊县|
陇南市|
重庆市|
宁德市|
陆川县|
南宫市|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