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全盤戰略-《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紅夷大炮的射程雖然可以達到兩三公里,但對于身形龐大的遠洋戰艦來說,被擊中十幾發實心彈根本就不是事,遠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但要是戰艦被命中三四枚重達近百斤的“捕鯨叉”二代反艦導彈,恐怕就只有棄船跳海的份了,不然都得被活活燒死在艦上。
別說二代“捕鯨叉”,就算是安裝了一代“捕鯨叉”的鄭家艦隊,都不會再懼怕同等數量的荷蘭戰艦了。
不論任何時代,火炮與導彈都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武器,裝備導彈的戰艦就代俵著科技更為先進的一方。
薄大才子本來還想借助“康格里夫火箭”來研發自己的飛天航空器,但在某太子的忽悠下,飛天航空器就變成了重量更大的“康格里夫火箭”plus版!
近百斤重的“捕鯨叉”二代反艦導彈雖然安裝起來非常費事,但卻是一件真正意義上的海戰利器,可以令敵艦望而生畏。
除了導航與飛行軌跡與前代一樣渣渣之外,其他缺點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經過不斷進化,“捕鯨叉”-ii幾乎達到了量產的標準。
但在短時間內還不會裝備到水師戰艦上,按照某太子的標準,這款導彈似乎還有改進的空間。
不論是對海還是對地,都是大有可為的,雖然還沒有經過模擬海戰的檢驗,不過什么戰艦被直接命中一桶huoyao,估計都夠嗆了。
某太子還是要讓“捕鯨叉”-ii盡善盡美一些,不能跟一代的那款粗制濫造出來的東西等同對待,量產時間還可以向后順延。
造價不是問題,哪怕是達到百兩銀子一枚也在所不惜,只要能夠用五枚“捕鯨叉”擊沉一艘荷軍的遠洋戰艦,那便對明軍來說就算是賺到了。
某太子認為荷蘭海軍最多能在南洋水域集結大約一百艘戰艦,其他都是武裝商船,只要先將他們的主力艦隊重創,收拾武裝商船就容易多了。
東印度公司所轄的戰艦與商船數量有著驚人的差距,商船幾乎是戰艦的一百倍,這就是因為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認為在東南亞水域沒有必要保留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
該公司是由濱海的五個省份合伙成立的,總部在阿姆斯特丹,有權負責在海外屬地開戰、締約、統治、收稅,所以本著商業至上的原則,其軍隊規模無法與荷蘭正規軍等同。
尤其是在南洋一帶,葡萄牙人與英國人的實力都遜于東印度公司,單憑少量戰艦與大量的武裝商船,東印度公司便屢戰屢勝。
1621年控制了班達群島,壟斷了肉豆蔻貿易。
1634年占領了馬魯古群島,壟斷了丁香貿易。
將于后年擊敗葡萄牙人,徹底控制馬六甲海峽。
所以某太子認為后年進軍南洋地區是非常適宜的,大明的盟友葡萄牙也需要得力外援前來助戰。
這樣的艦隊配比收拾葡軍、英軍以及本地土著還可以,但用來對付鄭氏艦隊就完全行不通了。
單憑擅長欺軟怕硬的東印度公司根本就不是鄭老屁的對手,必須加上荷蘭海軍才能分庭抗禮。
東印度公司做遠洋貿易還算專業,包括荷蘭海軍在內,打海戰也就那么回事而已,否則也不至于連后起之秀的英國海軍都無法戰勝了。
大明對香料的需求并不像荷蘭人那么強烈,最需要是南洋出產的稻米,只要能夠買到糧食,某太子并不介意在一些地方與當地的土著進行合作。
目前大明也沒有條件將大量作戰部隊投送到南洋地區進行擴張,南下擊敗荷蘭人頂多算是用來確保自身安全圈的行動而已。
如果真的要占領整個南洋地區,至少需要五萬部隊,朝廷算上邊軍也難不出這么多人馬,只能用鄭氏艦隊作為先鋒,敲開南洋的大門再徐徐圖之。
對于鄭老屁,得看他在收復寶島的表現來判斷是否給予他更加先進的武器,如果只是出工不出力的話,那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某太子的既定戰略是穩住本土的戰線,向北占領更多的土地,南向拓展影響力,雙管齊下,南北對進。
這樣就不至于在本土戰事吃緊,乃至被“大清王師”擊敗之后,根南宋殘部一樣,連跑路的落腳點都沒有了。
“殿下眼光深遠,胸懷宏圖之志,臣定為殿下鞍前馬后,盡忠效力!”
鄭芝龍聽聞太子陳述的戰略步驟,不禁暗自吃驚,年紀尚小,可雄心壯志甚至超過太祖與成祖這兩位皇帝了。
哪怕是成祖皇帝,也僅僅派三寶太監下西洋巡弋罷了,并未將沿途各國一并消滅,而是大力與其通商。
太子則反其道而行之,不但要派艦隊南下征討荷蘭人,還要將這片區域納入大明版圖,野心不可謂不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临沂市|
宝坻区|
道真|
东光县|
广汉市|
定兴县|
衡东县|
灵宝市|
仙游县|
东辽县|
廉江市|
札达县|
门头沟区|
永靖县|
德化县|
溧水县|
电白县|
土默特右旗|
桐城市|
绍兴县|
专栏|
西安市|
西安市|
河北区|
湘阴县|
驻马店市|
津南区|
全州县|
运城市|
拜城县|
通州市|
奉贤区|
潜山县|
潜山县|
天津市|
乌拉特后旗|
呼伦贝尔市|
随州市|
高台县|
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