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23章:軍機大臣-《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黃得功倒是可以代其行駛投票的權力,不過暫時不考慮將這只匹夫加入戰隊,免得被一群士大夫所鄙視……

    再說勇衛營跟東宮衛隊一樣,現在黃得功與周遇吉都在忙于招兵買馬,襙練部曲,根本無暇過來天天開會玩。

    真要是湊數的話,還不如將薊鎮總督閻應元拉進來,這貨好歹也是文官出身,而且還是畿輔本地土著。

    不算某太子的話,這九個人里,首輔薛國觀是自己的準岳父,禮部尚書馮銓是薛國觀的跟班。

    次輔吳甡、工部尚書張國維、醫部尚書路振飛、兵部尚書王家彥、吏部尚書堵胤錫,這幾個都是某太子提拔上來的。

    戶部尚書李待問與刑部尚書甄淑倆人算比較本分,為官也算合格,所以從某太子監國開始,一直存活到現在。

    如果有較大分歧,不得不進行投票的話,某太子所能預料到的穩定得票只有兩票,最多算上吳甡,也就三票,其余的得票就要看其他人的良心了。

    在朝會上玩投票,某太子已經算是得心應手了,不過開朝會太浪費時間,還得勞煩漂亮親媽來走個過場才行。

    但開朝會有個好處,那就是玩投票可以得到了大量的贊同票,因為朝會里還有一群抱雞大腿的勛貴,數量雖然沒有以前多,可總比一點沒有要強。

    軍機處投票就沒有這個福利了,全憑拉關系,好在有資格出席會議的大臣都不是特別茛,好說好商量的話也能通過相關決議。

    實在不行的話,在拿到朝會上討論,最后借助勛貴的力量強行通過,這只能算是最后的手段。

    帝國的內閣過強,就不利于皇帝。內閣過弱,又干不過各部,所以某太子打算在未來組建樞密院來平衡二者。

    這樣更加利于自己收縮皇權的計劃,只有如此才能迅速重大決策,避免像以前一樣,在朝會上把人給罵躺下才能頒布諭令。

    現在成立樞密院的條件還不具備,因為樞密院就是要囊括殿外的很多朝臣,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憋著一口氣,打算跟某太子對著干。

    這要是給了懟翻太子的機會,他們一定會好好把握的,所以朝會往下拆是不利于某太子的,要拆就要往上拆。

    軍機處便是向上拆分后的結果,雖然沒有讓勛貴也加入,但這樣一來,決策速度就大大提高了。

    等到以后某太子締造出來一批新的勛貴,譬如即將成為鎮海伯的鄭芝龍,那么就可以組建樞密院了。

    借助這群勛貴的力量,某太子就能徹底控制住樞密院,等于弱化了內閣與各部,讓皇權高度集仲在自己手里。

    某太子當然不會傻到再把樞密院拆分成上下兩院,一旦這樣的話,下議院那幫渣渣會千方百計的阻止上議院通過的決議。

    只有一個樞密院的話,譬如五十個席位,其中有十多個席位屬于勛貴,十多個席位屬于親太子的一系大臣,加起來超過二十五人的話,那就可以獲得想要得到的投票結果了。

    不出現意外的話,這將是帝國統治機器的神經中樞,某太子未來將通過樞密院來控制整個帝國。

    軍機處只不過是內閣與朝會之間的妥協產物,撐死算是向樞密院的一個過度品而已,與后來大清的軍機處并不完全一致。

    這主要是源于某太子發現自己控制了內閣,居然還干不動七部,每每在朝會上被來自七部的官員給一頓亂懟,著實可恨。

    一味的更迭官員都不利于各衙門的平穩運轉,所以想來想去,某太子便親手早就了一個濃縮版的小朝會。

    主要初衷便是弱化朝會所有官員的議正能力,將大部分決策權力聚集到軍機處的九個人手中。

    如果軍機處模式再廢廢了話,某太子再啟用其他模式,不排除提前重建樞密院的可能。

    “軍機處就設在東宮院外,首輔與次輔在退朝之后便可在此辦公,各部尚書若本衙門無事,亦可在此辦公。若有緊急軍情,這樣方隨時召開軍機會議,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山阴县| 嘉祥县| 阜新| 手机| 积石山| 杭锦旗| 广灵县| 铜陵市| 林口县| 册亨县| 昌宁县| 钦州市| 夏邑县| 长岭县| 通河县| 全南县| 榆社县| 芜湖县| 耒阳市| 防城港市| 宝清县| 安国市| 宜昌市| 开鲁县| 巴东县| 乌苏市| 辽阳县| 乳源| 元氏县| 延安市| 小金县| 景德镇市| 拉萨市| 社旗县| 河北省| 冀州市| 东海县| 宜君县| 灵寿县| 黄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