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江面截擊-《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由于唐通所部是野戰部隊,所以僅裝備了四門重量達到千斤以上的泛紅夷大炮,為了這四門大家伙,還得為其配置十六匹馱馬,另有各種輜重有十余車之多。
作為輔助,倒是還由多達十二門大神炮,這就是迷你版紅夷大炮,重量大為降低,僅有三百明斤左右,裝載在一輛三輪梯形車上,可發射七斤重的qiandan,射程超過佛郎機。
與鑄造火炮不同,大神炮采用的是冷鍛工藝,由萬歷年間的巡撫葉夢熊發明,使用凈鐵一千斤,性能與造價都較為出眾,乃是本土火銃之中的佼佼者,雅號——“葉公神銃”!
其余數十門都是中小型火銃,譬如重量從一百明斤到兩百余明斤的各種小型佛郎機,以及重量較小,便于轉移與填充的虎蹲炮。
眼下這大大小小總計五十五門火銃都被繳獲,加上義軍原有的近百門各型火銃,只要射程夠得上的火銃,均由炮手們恣意裝填之后向襄陽城內持續猛轟。
義軍炮位均布置在羊祜山上,眺望城內,居高臨下,非常便于瞄準,只要對準大致方向,幾乎沒有射偏的時候,轟得城內狼煙四起,磚屑飛濺,百姓難以躲避,苦不堪言。
不過守軍的炮手們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城頭部署了大量的守銃,這些都是重量大且射程遠的泛紅夷大炮,若是單純的對射,絕無吃虧的可能!
山上的義軍炮位很快便遭到了迎頭痛擊,他們沒想到官軍火銃的仰角會如此之大,居然在對射初期便能打到他們所在的位置。
雖然精準度不是特別高,卻也在兩刻鐘之內相繼端掉了近十個炮位,連同正在重新裝填的炮兵都被炸翻在地。
在炮位附近傻站著觀看炮戰景致的步卒也就跟著倒了大霉,大銃的銃彈重達數斤,莫說活人,就是齊腰粗的大樹都能打穿,所以在死傷上百人之后,再無人敢小覷城內的炮手了。
挨了對方一炮的八大王已經在親兵的護衛下跑到了靠近羊祜山頂部的背坡出躲避,這樣官軍的銃彈就無法傷及自身了。
“豈有此理!真是氣煞額也!明日定要血洗這該死的襄陽城!”
見到自己毫發無損,虛驚一場的張獻忠用千里鏡觀察了片刻,便惡狠狠地叫囂著,這一炮之仇必須得報,不然自己便要被狗官們奚落了。
“大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軍若要攻城,可多打造竹筏用以橫渡護城河,多制木盾用以步卒防身,多造楯車與云梯,用以大隊人馬推進登城!”
左軍師潘獨鱉也不會一味的溜須拍馬,八大王并不需要純粹的廢物,在戰術方面,他還是頗有心得的。
尤其是在看過張能奇所部攻打城高池深的襄陽城之后,便認為沒有足夠的輔助工具,想要攻克此城極為困難,便順勢向八大王進言。
“嗯嗯~!左軍師言之有理!額也正有此意!傳令下去,速速趕制各型攻城器械,將此山的樹木竹林悉數砍光,為大軍所用!”
襄陽城防相當堅固,守軍又極為強悍,先后有三支義軍人馬陷于此地,張獻忠也覺得一味的猛沖乃是匹夫之勇。
若是在野戰還好說,對付這等城池,必須將勇猛與戰術合二為一,方可克敵制勝,尤其是要加強己部將士的防御能力。
沒有那個洪承疇,損失些士卒倒還好說。
如今洪承疇可能被二子定國吸引,不過在谷城或許還會留下一路人馬。
接到來自襄陽的求救印信必定會火速回援,義軍損失兵力太多,即便取得襄陽,也難以固守了。
先前便折損了四千兵馬,若是天亮之后再折損六千,那加起來便是一萬了,在谷城與山里作戰時還相繼損失了千余人。
這么算起來,從起兵到攻占襄陽,便會折損一萬余人,幾乎相當于己部的三成人馬了,故而張獻忠不得不為今后做打算,還是要量力而為。
“大帥,我軍可在天亮之后主攻襄陽,另派一路人馬過江與可望將軍的會師,爭取盡快攻破樊城,樊城的城池遠遜于襄陽!”
潘獨鱉都說了,右軍師徐以顯就不能再保持緘默了,襄陽城素來難打,歷朝歷代皆是如此,執意硬打只恐部曲傷亡極大,還是要另尋目標。
這個目標便是城防比襄陽弱的多的樊城了,此城也是臨江而建,但是城池為弧形的彎月狀,城防長度大,固守相當困難,選擇此城作為突破口倒是不錯。
“……嗯!右軍師說言亦是妙計,對我軍甚是有利。王定國率三千兵馬渡江,先與我兒可望合兵一處,再齊力圍攻樊城!”
張獻忠稍加思索便同意了,因為這襄陽城的確很不容易打,貌似樊城的防御能力就弱得多了,能打下樊城,洗劫一番也是好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濮阳县|
札达县|
邢台市|
甘泉县|
武胜县|
横峰县|
濮阳市|
东乡族自治县|
尚志市|
临城县|
德化县|
定结县|
马尔康县|
阳春市|
于都县|
读书|
陇西县|
五莲县|
临江市|
微博|
朝阳区|
日喀则市|
伊宁县|
彰化市|
昂仁县|
武冈市|
沂水县|
石台县|
霸州市|
平利县|
和平区|
泽州县|
六枝特区|
宁蒗|
嘉义县|
华安县|
仙游县|
策勒县|
桃源县|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