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中暑父子-《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只不過對手并不打算給連折兩陣的八大王翻本的機會……
“弟兄們!隨本將沖至城下!”
臨近晌午之前,襄陽城西北方向約十里開外之處出現了斗大的羅字將旗,在用千里鏡查看過賊軍防線之后,覓得一處破綻,便號令手下向南沖殺過去。
一時間,沿著漢水南側岸邊的灘涂赫然奔騰著千軍萬馬,猶如一股勢不可擋的滾滾洪流,繼續向南傾瀉而去,這便是洪承疇派來的前部先鋒羅岱所統領的五千馬卒。
在探馬報告前方發現賊軍設置了壕溝路障,且兵力不下五千,還配有不少馬卒之后,羅岱便決定避實擊虛,若是能夠找到其防線的薄弱之處,便先行沖破。
他此行的首要任務并不是與賊軍交戰,而是要先沖到襄陽城下,查看這座城池是否還在官軍手中。
若是尚未被賊軍攻陷,便要派出飛騎盡快稟報給洪少保,用以決定下一步的進兵目標,否則便要盡快奪回襄陽城了。
從南方傳來的陣陣炮聲來推測,羅岱認為賊軍仍舊在大舉攻城,襄陽城雖說是朝不保夕,但只要還在官軍手中便是利好。
不能將自己的推測稟報給洪少保,還要親自到城下查看一番,免得判斷失誤,自己便有誤導軍機大事之嫌了。
為了讓羅岱盡快馳援襄陽,洪少保可是將楊國柱、劉國能、李萬慶這些總兵麾下的馬卒抽調過來,臨時拼湊出了這五千馬卒。
作為平叛大軍的急先鋒,統一交給羅岱指揮,馬卒馳援比步卒要快得多,洪承疇也是擔心襄陽城這邊的安危。
在接到襄陽知府王承曾、兵備使王瑞柟、副將楊世恩從唐通及姜名武那里得到的情報之后。
雖然賊軍主力尚未被發現,可洪承疇不敢有絲毫的輕敵大意,先與諸位總兵商榷了一番,想定便下令羅岱率領馬卒援軍先行一步。
若是接到稍后的情報,再行更改,假如賊軍當真如襄陽文武官員預料的那般前來攻城,便要火速回援。
之前,洪承疇看出了向西這路為張逆部下的疑兵,但對于賊軍主力的真實進兵方向與下一個目標,他還非常踟躕,猶豫不決,無法判斷真偽。
真能在襄陽城下截住張逆主力的話,那距離全殲這股賊軍也就為期不遠了。
好在臨行前不但叮囑了張逆可能派出細作,實施里應外合的計策,還留下了一個迫擊炮營及數千人馬。
只要城內的文武官員沒有懈怠,嚴加防范,張逆的計策便不會管用,憑借城高池深的優勢,堅持三日并不太難。
從谷城到襄陽有一百多里路,洪承疇認為大軍行軍三日,便可與張逆主力進行決戰了。
加快行程,兩日亦可抵達,但士卒沒有歇息的時間,只恐被張逆以逸待勞了。
不打則已,打便必須穩操勝券才行。
張逆若是聽聞大軍前來,直接率兵脫逃,向峴山方向逃竄,己方也追趕不上。
故而洪承疇要用襄陽城作為魚餌來拖住張獻忠,還要算好麾下士卒的體能和進兵時間。
全都盡在掌握之后,與數萬賊軍正面交戰,官軍才有獲勝的可能。
倘若是役戰敗,只怕在年內都無法重創張逆所部了。
而且張逆若是乘勝進軍武昌,湖廣巡撫方孔炤那里的壓力便會陡增了。
洪承疇還顧不上方孔炤,必須想方設法將張逆所部人馬留在襄陽附近才行。
通過這封書信,洪承疇還知道唐通所部已經被張逆聚殲在山里了,姜名武部倒是還算齊整,在城中固守了。
至于楊御藩與牟文綬這兩路人馬,據姜名武說,所部在山中發射了信號彈,但并未得到了對方的回應。
南線負責阻擊張逆南下的四位總兵,一位戰敗,一位退守,兩位暫時失蹤,可是讓坐鎮谷城的洪承疇很是糾結。
若是在大軍拔營之前還聯系不上這二人,洪承疇便決定自行率軍去迎戰張獻忠,定要拼個你死我活!
當然,在臨行之前,洪承疇還要解決一個棘手之人。
不是年初歸降的劉國能或李萬慶,更不是楊國柱,而是……
“刁協戎,可是讓本帥好等呀!”
北線的四位總兵進兵的路程比洪承疇要短不少,可是抵達谷城的時間卻比他要晚了整整一天一夜。
苗有才與馮舉算是快的,馬科說己部人馬皆為北人,眼下進入湖廣酷暑難耐,麾下士卒有不少都中暑了,故而來得遲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泽库县|
孟村|
浦北县|
闵行区|
常宁市|
郁南县|
栾城县|
稷山县|
全南县|
华池县|
普兰店市|
龙里县|
边坝县|
马公市|
康乐县|
淮滨县|
仁化县|
建德市|
玉溪市|
四子王旗|
崇仁县|
贵定县|
进贤县|
武功县|
漯河市|
德惠市|
蓝山县|
深泽县|
厦门市|
乃东县|
西城区|
颍上县|
峨眉山市|
肥东县|
仁怀市|
泾阳县|
句容市|
崇明县|
扎鲁特旗|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