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55章:岸邊之戰-《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八大王可是派了上萬兵馬在攻城,讓這些官軍馬卒從攻城的義軍背后殺出,一舉切斷退路的話,那這萬八義軍將士也就算是交代在城下了。

    經此一戰,遭到重創的義軍便會一蹶不振,連同在山里聚殲唐通所部的紅利都要連本帶利的吐出來。

    王尚禮還清楚光是咬住這股官軍的尾巴還不行,必須盡量拖住他們南下,才能為攻城的義軍爭取到足夠的反應時間。

    尤其是江面上還有水師戰艦,務必要與官軍馬卒糾纏在一起,貼身近戰,這樣才能迫使戰艦投鼠忌器,不敢輕易發炮轟擊他們。

    想定之后,王尚禮便帶著麾下的千余馬卒朝著官軍隊列的中段沖殺過去,運氣好便可將其隊伍切成兩截,即便不行,也能短兵相接,錯鐙廝殺。

    “撥轉馬頭,正面御敵!放敵騎入五十步!再射重箭阻攔!”

    羅岱見到一路人馬從西北方向斜著向己部殺奔過來,便暗叫不妙,急忙高呼手下張弓搭箭,最好可以留出一片緩沖地帶,否則水師就無法辨認敵我了。

    從襄陽方向傳來的炮聲依舊沒有消逝,說明賊軍還在大舉攻城,羅岱便不打算與前來截擊自己的這路賊軍大打出手。

    能夠射退他們最好不過,若是真就用箭矢抵擋不住的話,為了確保整支隊伍不會被惡狗給咬死,那就只能先行拼殺一番了。

    在軍械齊備的情況下,每名馬卒均會攜帶兩個箭壺,輕箭與重箭各二十支,前者用來射無甲的流寇,后者的目標則是其中披甲的精銳。

    對付眼前這些戰力看似不若的賊軍馬卒,自然要使用重箭,輕箭射出去,即使正中目標,除非能夠射到面部,否則根本就傷不到對方的皮肉。

    通常,要對付敵騎可用輕重箭相結合的方式,先用輕箭射兩個批次,若是能夠得手就算撿著了,等到敵騎進步五十步之內的距離,再換上重箭,取其性命。

    帶隊的將領們考慮到還要假若箭矢不能退敵的話,還要用刀槍進行拼殺,所以不能耗盡馬卒的膂力,一般射三四輪之后,敵騎便近在咫尺,可以收弓出刀了。

    羅岱選擇直接上重箭就是考慮到手下們的體力,跑了幾十里的路,再在這里跟賊軍打一次,若是打贏了,還要到城下給守軍解圍,眾人的體力自然要能省則省。

    傳令之后,部曲很快沿江呈月牙形陣列,馬尾對江,碼頭朝岸,開始準備迎戰這股突如其來的賊軍。

    不論是僅有五斗弓力的普通士卒,還是有三石之力的神射手,打穿明式札甲的敵兵都用透甲錐箭,射東虜棉甲則用眉針箭。

    根據所獵取的目標不同,其他的箭矢也有不錯的效果,但本著簡化后勤負擔的考慮,某太子便下令集中能工巧匠,專門打造這兩款箭矢。

    “透甲錐箭”的外形與宋代的“鐵骨麗錐箭”相似,箭簇前鋒為錐形,兩翼開刃,或設有燕型尾,或造有鷹喙狀倒鉤。

    遇披甲兵可破甲,遇無甲兵,箭簇入肉,難以拔出,可讓傷者流血不止,涂了鉛粉之后,更可大幅度提高瘡口被感染的幾率。

    “眉針箭”顧名思義,箭簇前鋒似針狀,中部為菱形,由于前鋒橫截面積極小,所以殺傷威力驚人,戚少保最善用此箭殺敵,箭簇入腦,必死無疑。

    由于自身外形細長的構造,所遇的空氣阻力與破甲阻力均為最低,在拉動所提供的動能相同的情況下,與其他各型箭矢相比,“眉針箭”的破甲能力是最為強悍的。

    某太子監國之后,雖然極為重視發展各型火器,熱衷于打造純火器的精銳部隊。

    但也并不意味完全放棄了冷兵器,尤其是能夠遠程御敵的各型弓箭。

    在沒有生產出足夠數量的火器之前,弓箭仍舊是大明軍隊不可替代的主戰兵器之一。

    而且在馬克沁問世之前,世界上的任何軍隊光靠燧發槍乃至后膛槍,都不可能抵擋住辮子騎兵發動的集團沖鋒的。

    用迫擊炮、手榴彈、燧發槍,乃至飛艇與坦克的重裝組合,跟清軍主力進行野戰,仍舊是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弓箭雖然不如火槍那般容易掌握,但卻是當下一個非常有效的補充。

    尤其是對于馬卒來說,在策馬奔騰的情況下,反復開弓放箭,要比反復裝填鳥銃要容易得多。

    洪少保秉承了某太子的最高指示,要求每個馬卒在戰前必須實現“全配”,即糧、餉、器、械都要到位。

    糧餉自不必說,“器”是指兵器,包括弓箭、腰刀、長柄大刀或長槍等兵器?!靶怠眲t指盔甲、盾牌、繩索等防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河池市| 文水县| 苗栗县| 阳泉市| 宿迁市| 进贤县| 勐海县| 浪卡子县| 莱芜市| 东方市| 麻栗坡县| 达州市| 中卫市| 赣榆县| 安国市| 甘孜县| 怀化市| 宁陵县| 家居| 宝坻区| 西充县| 蒙山县| 土默特左旗| 金秀| 祥云县| 涟源市| 永德县| 湛江市| 余庆县| 沁源县| 兖州市| 阳西县| 察雅县| 安泽县| 溆浦县| 荣昌县| 德阳市| 马边| 塔河县| 临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