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川東失守-《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由于秦家世代忠良,為大明南征北戰,戰績彪炳,且秦邦屏與秦民屏先后在討伐東虜與進剿反賊時戰死沙場,故而某太子才特意賜予了秦良玉比傅宗龍的品級還高的官職。
其子馬祥麟以及侄子秦翼明、秦拱明三人均被封為總兵官,秦佐明與秦祚明晉升為副將,孫子馬萬年、馬萬春被封為游擊。
某太子賜予秦良玉尚方寶劍,武將之內,不論何人,甚至總兵官,只要被其視為進兵遲緩,或臨陣脫逃,皆可先斬后奏。
白桿軍每到一處,可獲得兵器及糧餉方面的優先補充,各地官員必須預計積極配合,違令之人,一旦被核實情況,均嚴懲不貸。
對于秦良玉一部就拿走了接近三成的餉銀,傅宗龍也認為并無不妥之處,放眼整個川中,唯一能征善戰的部曲,也就要數白桿軍了。
倘若自己手里沒了這張王牌,光靠他部那些毫無足恃的兵馬來拒敵,賊軍一旦入川,便如入無人之境了,屆時官位不保,腦袋也保不住了。
到任之后,接到某太子指示的傅宗龍在了解了川東的情況之后,結合賊軍可能入川的方向,進行了富有針對性的部署。
主要是在長江沿線以及誠都一帶設防,前者是防御川東,后者則是要防御腹地。
尤其是要將精銳部署在川東地區,避免該地區的各州府遭到賊軍的大面積攻占。
之前傅宗龍的部署是邵仲光領兩千人馬守觀音巖,張奏凱率五千士卒守大昌,方國安部據守奉節,秦良玉的白桿軍進駐云陽,張令所部防守萬縣。
可是觀音巖與大昌的迅速失守讓坐鎮奉節的傅宗龍瞬間感到措手不及,賊軍攻打觀音巖用了不到半個時辰,拿下大昌更是兵不血刃。
原本傅宗龍的計劃是只要這兩個地方的守軍固守待援,能夠阻敵三天,最多三天,上萬援軍便會趕到為其解圍。
但是邵仲光與張奏凱這二位的表現顯然有負巡撫的重托,一個只是裝模作樣的招呼一會兒便潰敗下去了,另外一個連打都不打就率部跑路了。
無奈之下,傅宗龍只好派出飛騎,將前方的戰況迅速告知秦良玉與張令,讓兩人從云陽和萬縣出兵,對深入川東的賊軍進行圍追堵截,務必不能使其推進至南充一線。
本來傅宗龍還想說阻敵于達州以東地區,可一看地圖,從時間上來掐算的話,賊軍說不定已經過了馬家寨,再穿過彭溪便是開縣。
開縣以西是新寧,新寧的西北方向便是達州,傅宗龍估計官軍是來不及阻止賊軍進攻達州了,能在閬中與南充一線遏制住其攻勢就相當不錯了。
其他各部的戰力孱弱,主將更是畏敵怯戰,眼下傅宗龍所能指望的就是三萬白桿軍以及張令所率的五千兵馬了。
傅宗龍原先的計劃是主動防御,讓白桿軍作為機動部隊,對進攻某處節點的賊軍進行攻擊,但之前的計劃都因為戰況的變化而化為烏有了。
本地的官軍從主動防御變成了被動追擊,而且必須要比賊軍的推進速度更快才行,否則真讓賊軍過了嘉陵江,逼近誠都,那里可是沒有多少守軍來防御的。
在連續得到兩個猶如晴天霹靂般的壞信息之后,傅宗龍總算是得到了一個令自己甚感安慰的好消息,那便是秦軍與洪承疇麾下的上萬兵馬也順勢入川,尋殲賊軍了。
除此之外,孫傳庭與洪承疇在近百里的后方引領近十萬大軍,不日將至,打算與傅宗龍聯手,竄入本地區的賊軍在巴蜀一帶悉數殲滅。
這讓以為自己獨木難支的傅宗龍不禁豁然開朗起來,有了十萬大軍的鼎力支持,想要圍追堵截,乃至聚殲掉接連攻城略地的賊軍就不是空談了。
不到三天,雙方在竹箘坪會師,洪承疇攜馬科、馮舉、楊國柱、劉國能等四總兵前來,留李萬慶駐防谷城,苗有才駐防樊城,羅岱駐防襄陽。
孫傳庭則帶著白廣恩、擊斃白貴的龍在田,以及率部趕至的榆林總兵、羌漢總兵趙光遠赴約,留孫顯祖、李守榮、薛敏忠、祖大弼等四總兵收拾均州一帶的賊軍。
洪承疇所部人馬較多,大致有五萬五千余人,孫傳庭所率人馬較少,可也達到三萬五千,總計不下九萬官軍,連營十余里。
相比之下,只有傅宗龍較為尷尬,在當眾處斬了失守防區的邵仲光與張奏凱之后,收拾兩部人馬,加起來不過七千人而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彭水|
沂水县|
蕉岭县|
巍山|
石楼县|
慈溪市|
宜都市|
西城区|
霍林郭勒市|
安陆市|
汾西县|
商南县|
原平市|
洪泽县|
乌鲁木齐市|
云南省|
榆树市|
阳原县|
玉屏|
永寿县|
六盘水市|
星子县|
井陉县|
福贡县|
平南县|
九江市|
土默特左旗|
屯昌县|
历史|
榆社县|
水城县|
定襄县|
磐安县|
石河子市|
闸北区|
麻城市|
十堰市|
阳山县|
长沙市|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