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末路請降-《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這就是兩部人馬每每有部分士卒殺出重圍,仍舊跑不出多遠,就重新被官軍包圍的原因所在。
“此地有兩條大魚!弟兄們都要振作精神!莫要使其逃了!”
白廣恩自從洗心革面,跟了總兵官曹文詔之后,發現當官軍實在是太好了,不但可以褪去流寇的外衣,還能吃皇糧,順便升官發財。
故而他殺起曾經的同僚便不會心慈手軟了,而且較于關外那些驍勇善戰的韃子兵,關內的賊兵實在是太好打了,連自己的兒子白良弼都能迫降賊將,可想而知其戰力如何了。
今番他親自領兵出馬,當然要大獲全勝方可收兵,不撈一條“大魚”回去向少保大人復命,莫說上峰部署的任務,連面子上都過意不去。
“給額上!不準讓賊將脫逃!”
劉國能也是這樣想的,同為從賊軍轉會到官軍的總兵官,白廣恩給他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那就是只要老老實實不復叛,聽封聽調,按部就班,早晚會升到很高的位置上。
這次尚未出征就被擢升為總兵官,劉國能也感到自己寸功未立,受之有愧,哪怕念及自己的老母親被朝廷封為誥命夫人的份上,也要奮勇殺敵方可對其得起朝廷的厚恩。
自己成為總兵官,劉國能是大為欣喜的,但更重要的是母親成了誥命夫人,這等同于免死的丹書鐵券一般,只要自己沒有叛亂通敵之行為,那往后自家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作為接受朝廷招撫的降將,劉國能時刻擔心自己會被朝廷另眼相看,甚至遭到宋江那樣的結局。對于羅汝才的復叛邀約,他也不是沒有想過。
但最終還是決定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然投靠了朝廷,便要言行一致,否則就是朝秦暮楚的小人了。這樣耿忠換來的也是朝廷的冊封令,算是得償所愿了。
“殺!”
劉國能所部兩萬八千余人,這次帶來的三千馬卒都是親兵以及精銳,唯劉國能馬首是瞻,既然朝廷如此厚待己部主將,之前又領了拖欠的所有軍餉,他們自然會格外賣命。
向面前的這些曾經的友軍士卒動手,劉部人馬也是毫不手軟的,在半年之前雙方還都是義軍的一分子,如今各為其主,那就休怪刀qiang無眼,箭矢無情了。
這年頭當官兵吃皇糧&領軍餉,家里賦稅全免,里子面子全有了,說出去也光彩。只要朝廷不欠餉銀,將領又不大肆克扣的話,沒幾個人愿意去做讓祖宗無光的賊兵。
真能在戰場殺敵立功,還能當官,哪怕就是個芝麻大的把總,也能管著二三十人。有利可圖的事情,大家自然都愿意嘗試,一旦嘗到了甜頭那便會一口氣吃到飽了。
對面這點賊兵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了,他們就更不能放過了,落井下石多容易啊,從湖廣追到泗川,追擊賊軍已有千里有余,眾人不就是在等這一刻么?
張一川與武自強都隸屬于羅汝才集團,跟劉國能所部是兩大叛亂團伙,接受朝廷招撫之前,雙方兵力相差不大。
羅汝才集團首領較多,除了為首的“曹丞相”之外,還有“一丈青”、“一條龍”、“小秦王”,“整十萬”、“掃地王”、“混世王”、“張胖子”,以及“小五營”的王國寧、楊友賢、常國安、王光恩、惠登相。
這些都是數得著的大首領,下面還有眾多小頭目,總兵力在五萬左右,甚至超過了“八大王”所部人馬。
不過在接受朝廷的招撫之后,集團各部被分散的面積較大,在起事時難以召集起來,做到協同作戰,讓“曹丞相”統一指揮更是無從談起。
相比之下,劉國能集團的結構就簡單多了,只有劉國能與李萬慶倆人,但就這兩部人馬,加起來的兵力便有近五萬,可謂實力雄厚。
在重新起事之前,羅汝才千方百計地拉攏劉國能與李萬慶,便是處于這個原因,只是劉、李倆人均未答應。
說有舊情的話,也是劉國能對羅汝才這位大哥的印象不錯,為人仗義,至于下面的首領,他就沒多大交情了,在戰場上下死手也沒有任何顧慮。
義軍各部之間即使合營也是為了聯手擊敗前來圍剿的官軍,等官軍敗退之后,還是各干各的,大家均已吃獨食為首要任務。
說關系莫逆都是吹出來的,用來混淆視聽的,實際上互相坑害,互相搶奪,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前有高迎翔,后有羅汝才,這兩位聲望較高的首領從中調和矛盾,各部之間才減少了大量的誤會與摩擦。
否則不用官軍前來進剿,義軍各部自己就能跟自己打得熱火朝天的……
“都給我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廉江市|
宁南县|
桂阳县|
明光市|
上虞市|
双流县|
宝兴县|
云南省|
大方县|
承德县|
焦作市|
江西省|
杭州市|
巨野县|
舞钢市|
鹰潭市|
四平市|
外汇|
德钦县|
永康市|
榆中县|
平昌县|
新营市|
金湖县|
南雄市|
台北县|
西安市|
内江市|
辽阳市|
永兴县|
自治县|
册亨县|
桃园市|
清流县|
循化|
云安县|
故城县|
平乡县|
金门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