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揚長避短-《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聽到鄭氏還要接下這個苦差事,已經(jīng)喝的滿臉紅光的鄭芝豹頓時有些錯愕,一臉的不情愿,這活計好像完全賺不到銀子。
“太子爺說大明藩國眾多,每年消耗錢糧無數(shù),朝廷早已無力供養(yǎng),要請各地的藩王移珉海外。讓他們自食其力,可建藩設(shè)府,招兵買馬,只要有能力,均可獨霸一方,朝廷往后也不會向其收稅。苦兀島便是藩王在海外的封地,晉王和代王均已同意將本國遷往該島,就等咱家排船運人了。”
鄭芝龍對于某太子執(zhí)意實施的削藩之舉不置可否,但大明境內(nèi)要是少了幾十個藩王,倒是可以給朝廷省下不少的錢糧,不論是賑濟百姓,還是抵御東虜,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太子爺要移藩,那些藩王就不會抗拒?”
這可是天大的事情,鄭芝鳳也在報紙上看到了,但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貌似有違大明祖制。
“抗拒?呵呵,那些藩王哪個手里有兵?王樸在大同叛亂,代王被挾持,家當都差點丟光,再發(fā)生一次類似之事的話,只怕連個銀錠都剩不下了。就算沒有這種事,各地的賊軍不斷襲擾,藩王們也是害怕得很。兵權(quán)在太子爺手里,若是官軍不去馳援,在賊軍的猛攻之下,哪個藩國能夠守住?海外雖遠,可也避開了賊軍,到了那邊盡管是從頭開始,可也再無須擔心被滅國的鬧心事了,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豈不快哉?”
鄭芝龍要是手里沒兵,當然也怕賊軍的襲擾,若是朝廷不派兵前來進剿的話,自己巴不得能跑多遠就跑多遠呢。
那些個藩王自然也會跟他的想法一致,大明境內(nèi)的藩王雖然是錦衣玉食,但終究手里無兵,心里發(fā)慌,自行募兵又會擔心被冠以謀逆的罪名,而被朝廷懲處。
這樣移藩海外的話,朝廷就管不著了,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隨心所欲地使用手里的權(quán)力,比在本土憋屈受氣要強太多了。
藩王嘴上說要效忠天子,忠于朝廷,心里都在權(quán)衡利弊得失,看看其他藩王是怎么打算的,自己再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如今有了代王與晉王帶頭,其他藩王不想移藩都不行了。在太子的介紹下,鄭芝龍也見過這兩位王爺,親口同意調(diào)撥大量商船用來運輸兩個藩國的子珉和兵馬。
“大哥言之有理,不過那苦兀島不是被韃子占據(jù)么?如此一來,朝廷豈不是還要派兵攻打?”
鄭芝鳳知道苦兀島的大概位置,那里剛好是皇太雞控制的范圍,雖然處于海上,但與陸地距離很近,非常容易讓清軍登陸。
“苦兀地處偏遠,島上僅有少量的韃子兵士駐扎,且非是韃子主力,戰(zhàn)力孱弱,朝廷派數(shù)千兵馬便可將其擊敗乃至殲滅。皇太雞即便獲悉戰(zhàn)報,遠隔三千里,也是鞭長莫及,只能任由大明藩王占據(jù)此島。等皇太雞知曉苦兀已失,派兵進攻,只怕等到兵馬趕至苦兀,都是明年夏季的事情了!”
清軍不可能從海上進犯被明軍收復(fù)的苦兀島,唯一的選擇就是從陸路進發(fā),這么遠的距離,不走上數(shù)月是不可能的。
只帶騎兵的話,又難以渡過十余里寬的海峽,更別說上岸之后還要與守株待兔的明軍交鋒了。
鄭芝龍對這個光復(fù)故土的計劃并無異議,太子爺說要大舉光復(fù)失地,沒想到首先光復(fù)的便是苦兀島,這招連皇太雞聞訊都會驚愕不已吧。
朝廷利用鄭氏集團強大的艦隊以及超強的海運能力,可以大肆攻略清國后方,令其首尾不能相顧,這也是太子爺所倡導(dǎo)的揚長避短之策……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营口市|
金川县|
达拉特旗|
营口市|
弥勒县|
尼玛县|
镇江市|
抚顺县|
宁城县|
贡山|
吴旗县|
博罗县|
垦利县|
四平市|
锡林浩特市|
偃师市|
津市市|
衡水市|
焉耆|
舒城县|
运城市|
潞西市|
郓城县|
托里县|
都江堰市|
墨竹工卡县|
宿松县|
临桂县|
大洼县|
高清|
称多县|
安国市|
伊吾县|
资兴市|
靖远县|
茂名市|
衡阳市|
威信县|
益阳市|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