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被動挨打-《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進行夜間炮戰,對攻守雙方的炮手們來說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由于目標較為模糊,用千里鏡方可確定,而絕大多數炮手都只能用自己的肉眼進行瞄準,所以導致射擊精度較白天大為降低。
荷蘭守軍裝備的都是重炮,可以發射18磅重的炮彈,用來封鎖附近的大員水道,防備敵軍艦隊經此直接突入大員灣。
只不過他們所打擊的目標的防御力也是相當之高,除非命中對方艦隊之中戰力最為孱弱的廣船,換作封舟、烏尾船、大鳥船,并不會因為中彈而立即喪失戰力。
揚森上校倒是想用一枚炮彈擊沉一艘敵艦,但這明擺著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基本上是能打著什么就算什么,打不著也是無奈,只能寄希望于下次開火能夠命中目標。
更重要的是,由于天色昏暗,而且火炮所需的冷卻時間很長,目標在此期間早已移動一段不短的距離,每次開火都需要重新進行瞄準,難以讓火炮持續對一個目標進行射擊。
明帝國的一艘大中型戰艦即便在抗沉性方面遜于荷蘭戰艦,可僅僅被一發炮彈命中的話,也是很難直接沉沒的,也就是傷亡幾名乃至十幾名水手罷了。
面對海面上橫行的上百艘鄭軍戰艦,守軍只能用不到二十門火炮來進行抵抗,說來讓熱蘭遮城堡里的士兵們都覺得可笑,但卻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狡猾無比的鄭一官讓他的艦隊只從一個方向對熱蘭遮城堡發動進攻,這就意味著城堡另一側的防御火力就完全成了擺設,如果不將炮車推過來的話,它們都將成為此戰的看客。
好在揚森上校經驗豐富,指揮得當,在開戰之初便命令士兵將另一側所能推過來的炮車都調到北側來加強火力輸出。
不過他萬萬沒料到,這招對付鄭一官的艦隊并不管用,對方不但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而且還采取了后發制人的戰術,就是讓守軍先行開火,而后進行反擊。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首先是能夠讓鄭軍炮手利用城頭荷軍火炮發出的火光進行二次瞄準,其次就是可以快速打擊荷軍的炮手。
因為除了發射時,為了防止遭到炮擊,守軍的火炮與炮手們并不在炮位上,而是在靠后的位置進行裝填,只有在開火前才將火炮推至炮位準備發射。
不論是半月堡還是棱堡,每個堡壘的炮位只有三個,想要讓從南向推過來的火炮開火射擊,就必須等待原有炮位上的火炮發射完畢之后,再將炮車推入炮位。
然而鄭軍在守軍首次開火之后就會發動反擊,這直接導致準備二次開火的守軍炮手們遭到了迎頭痛擊。
尤其是內城的密特堡與甘博菲爾堡之間的半月堡,由于其位置處于中間,最容易被鄭軍瞄準,使得在第三次交鋒時,該堡接連被四枚炮彈命中。
半月堡的女墻連同炮手的半截身子都被打到了半空,被炸飛的磚頭猶如雪花般紛紛揚揚的落下,僅僅一次齊射,鄭軍便幾乎摧毀了這座半月堡的女墻部分。
但想要借此而撼動半月堡也絕非易事,整個熱蘭遮城堡都被構筑地非常堅固,在設計建造之初就考慮到了來自海上的嚴重威脅,所以抵擋敵艦重炮的攻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夯土地基就是為了在提高城堡防御高度的同時,用以吸收炮彈的大部分動能,避免城堡主力被敵軍艦炮直接摧毀,導致城墻垮塌,讓敵軍士兵從缺口處涌入。
“報告上校先生,我軍陣亡十人,受傷二十一人!”
隨著炮戰的持續,鄭軍的火力輸出變得非常犀利,第三次炮擊給守軍造成的殺傷幾乎等于前兩次之和。
三次炮擊加在一起,守軍士兵已有十七人在炮擊中喪生,另有四十五人遭到不同程度的創傷。
打了不到一個小時,鄭軍就讓揚森上校損失了超過一個連的士兵,這讓他極為惱火,卻又無計可施。
他的部隊根本就不是用來跟龐大的鄭軍艦隊進行正面交鋒的,只不過被東印度公司派來彈壓大員地區的土著而已。
揚森相信就算是驍勇善戰,縱橫歐陸,曾經數次擊敗西班牙帝國部隊的莫里斯親王在這里指揮不到一千守軍和一千珉兵進行防御,也是一籌莫展。
對面的鄭軍帶來的火炮就超過了一千門,兵力更是他們的十倍有余,更糟糕的是守軍近期還不可能得到援軍的幫助,幾乎就是一支在角落里被遺忘掉的孤軍。
荷軍或許在本土可以憑借遍地修筑的棱堡與新式戰術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但是在東方,一切獲勝的前提條件都不具備,只能憑借毅力與耐力來拖延時間,僅此而已。
揚森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守軍士兵都會對是否可以堅守大員產生懷疑,最后在敵軍的長期圍困之下,內心只會剩下無助與絕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武宁县|
亳州市|
岳阳县|
边坝县|
隆德县|
宁明县|
石屏县|
南丹县|
文登市|
崇明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临湘市|
台前县|
昆明市|
龙岩市|
凤翔县|
南陵县|
吐鲁番市|
修文县|
逊克县|
营山县|
邹平县|
游戏|
凤冈县|
高邑县|
涪陵区|
平阳县|
德昌县|
郁南县|
黔西|
资溪县|
申扎县|
承德市|
山西省|
商丘市|
吉隆县|
皋兰县|
昌吉市|
涞水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