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不可多得-《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藩王們當然關心這方面,一個是封地,另一個就是金礦,封地大小和位置決定令后藩國的發展潛力,金礦的分配多少則關乎自己的收入幾何,可是馬虎不得。
“本宮以為應按照決定移藩北地”的順序來排,崇王是最先決定移藩“北地”的,自然擁有選擇封地位置的優先權,周王其次,然后依次類推。”
這么一來,福王就被排到了最末,某太于就用這個辦法來回擊開始沒給自己好臉色的死胖子,讓你剛見面就得瑟,本宮的小鞋這就給你穿上。
福王朱常洵頓時就不樂意了,聽太子的安排,自己就是最后了,那根本就不是選,分明是撿別人吃剩下的而已。
可是看到其他藩王都沒有表態,他只能強忍怒火,按理說周王之后就應該是他,可是卻被這個小崽子排到了末了,真是豈有此理!
對這個安排,崇王可是一百個贊同,這些藩王里,數他實力最弱,輩分最低,可是排到了第一,這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原本崇王還以為只有自己去“北地”,可是在周王點頭之后,余下的藩王也就都跟著過來了,這下“北地”可不再寒冷了,反而是非常熱鬧!
“先說金礦分配的事情,崇王與周王最先決定移藩北地,本宮以為周王的郡王最多,可以占三成,崇王最先決定,可占兩成,余下五成,五位藩王各占一成,不知諸位皇叔公、皇叔意下如何”
福王與崇王都有兩個郡王,潞王只有一個郡王,鄭王有十個郡王,徽王有十二個郡王,趙王有十五個郡王。
諸王不滿意周王占得分成多又如何
你們綁在一起打得過有三十七個郡王的老周頭么
到了海外,那就是誰的拳頭大、人馬多,誰就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徽王朱翊鋮與鄭王朱翊鐘從名字上就能看出,是神宋一輩的人。
潞王朱常淓、趙王朱常臾、福王朱常洵這三位則是光宗的兄弟。
崇王朱由樻自不必多說,當然是熹宗朱由校和當朝皇帝朱由檢的弟弟。
而周于朱恭枵則不同,鄭王是仁宗啟封,趙王是成祖啟封,周王則是太祖啟封。比起神宗啟封的福王,那真是有天壤之別。
大明帝國的諸多開國一字王里,在這個院子里,能跟周王平起平坐的,只有山茜來的代王與晉王,這倆都是太祖啟封的藩王。
就算大家都是藩王,實力也有強有弱,毫不夸張地說,按實力對比來比喻約話,周王的胳膊都比福王的大腿粗!
周王楚下有三十七個郡王,一個郡王拿出一百個家丁,周軍的總兵力也高達三千七百人之多,這要是占出來一大群的話,哪個潘王不害怕
北極的那座金礦,周王一個人占三成,在坐的其他藩王沒人敢說個“不”字,即使現在敢說,過后也打不過人家。
“臣無異議!”
周王朱恭枵當然是樂意見到太子如此分配金礦采掘收入的,這較于之前倒是縮減了不少,可自己仍舊在諸多淄王里拿了大頭首發
“臣附議!”
崇王朱由樻的收入由于其他藩王的介入,也直接少了許多,可最后好歹也能保住兩成,已然是非常不易了,當然羅立即贊同才行。。
“”臣亦附議!”
徽王朱常淓的郡王雖多,可不能在這就跟實力最強的周王翻臉。就算心里不樂意,腦子里也得合計合計自己手頭這點兵馬能否打得過人家才行。
潞王、趙王、鄭王自然也同意小太子的提議,貌似這是目前最為合理的分配方法了,除周王與崇王之外,誰都不愿意見到其他藩王平白無故地就比自己的收入多。
福王也只能點頭稱道,不愿意又當加何?自已的家財都被廠衛給抄沒了,家丁倒是還沒遣散,但根本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莫證爭論金礦,就足用來保命都堪優。
“這便好,接下來就是封地的事情,除最先決定移藩北地的崇王與周王之外,余下五位藩王抽簽決定,抽簽排名順序按照之前的決應順序來排定。”
這么一來,死胖子還是最后,要是前四位都抽不到靠前的排名。他才能排到前面去,否則,你就給本官老老實實地當“墊底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白|
马边|
安顺市|
霍邱县|
普兰店市|
宜良县|
旅游|
潞城市|
长沙市|
云龙县|
贵南县|
政和县|
吴江市|
开原市|
吉安市|
姚安县|
沈阳市|
田东县|
台安县|
商城县|
绿春县|
安塞县|
长顺县|
石家庄市|
剑河县|
上饶县|
台北县|
新河县|
伊吾县|
县级市|
化州市|
石台县|
庆安县|
政和县|
清镇市|
新丰县|
浠水县|
沂源县|
安徽省|
衡东县|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