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72章:互相幫襯-《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代王朱傳齎原本就藩大同,沒等太子派廠衛前去抄家,駐當地的總兵官王樸把這位藩王的家當給抄了,說是為了大業,實際就是中飽私囊,普通士卒根本就沒沾到什么油水。

    后來前保定總督楊文岳率平叛大軍攻克大同,朱傳齎非但沒撈回來,還被一群平叛將士們給瓜分了,對于這點,某太子也是無可奈何,總不能讓下面吃進肚子里的銀子再吐出來。

    這就等于朱傳齎被抄了兩次家,一次比一次慘,較于其他藩王來說,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朱傳齎不恨小太子是不可能的,因為若不是太子要求王樸抵京,詢問其冬季東虜入關,尤其是盧象升戰歿的前因后果,心里有鬼的王樸也不會選擇起兵造返了。

    對于眼下位高權重的小太子,朱傳齎即使心里有火,也無法發泄,哪怕是口頭上的謾罵,被廠衛們探聽到之后,也會給他和家人帶來難以挽回的可怕后果。

    借此機會,朱傳齎要來個投石問路,看看其他藩王對于太子和移藩的態度如何,若是有人比自己還要憤懣,說不定事情還會峰回路轉。

    登基大寶他是不敢想了,但與其他藩王聯手的話,最不濟也能聯合向小太子施壓,將被抄沒的家當悉數索要回來,總比帶著七萬多兩銀子灰溜溜地前往苦兀島就藩要好得多。

    朱傳齎盤算過多次,認為要回五十萬兩銀子是合情合理的,縱然自己有百萬家當,可已經被**們給霸占得分毫不剩了,連楊進朝都說東宮都沒拿到他多少的家財。

    總兵官們最后上繳的部分僅僅是冰山一角,絕大部分都被他們這些混帳玩意以及如狼似虎的手下們給侵吞了,朱傳齎對太子佒求過多次,但每次都是石沉大海,讓他無功而返。

    “……嗯嗯,的確妙不可言!四條!”

    周王朱恭枵的封地盡管靠近極北,一年里的大半年都會非常寒冷,不過好在地方夠大,足夠裝下他麾下的三十七位郡王。

    而且還有每年至少能夠落袋三四萬兩銀子的硫磺生意,以及那座巨型金礦的三成紅利,,年入十萬兩銀子,養家糊口不在話下,盡管被抄沒了家產,這下朱恭枵也沒太大的怒氣了。

    太子還私下叮囑,還未來只要他有實力,不論是向西占據多大的地盤都可以,全部將被視為周國的領土。

    而且朝廷聞訊之后會在第一時間予以承認,發去賀喜圣旨的同時,將其消息刊載在報紙上,公告天下,以示慶祝。

    太子非常鼓勵藩國為大明帝國開疆拓土,對于藩國兵馬的規模也沒有任何限制,海外藩王可以隨心所欲地經營自己的地盤。

    總的來說,只要藩國之間沒有摩擦和沖突,對于向外擴張,朝廷會給予官方認可,并拿出實際上的支持,尤其是包括武器裝備方面。

    所有藩王都有權力采購火炮與火槍,具體數量得按藩王各自的財力而定,暫時每位藩王可采購火炮一百門、火槍兩千支,及配套彈藥,但冷兵器并無數量限制。

    “……嗯嗯!周王所言極是!一餅!”

    潞王朱常淓的新封地在薩哈,就位于周王朱恭枵的新封地馬加丹的南面,可是要跟這位實力強大的兄弟搞好關系,不然就人家手下那三十七個郡王便不是好惹的。

    只要能夠保存住自己的藩國,只有一個郡王的朱常淓便決定往后唯周王馬首是瞻了,因為能夠抗衡周王的趙王與鄭王都去了南邊。

    擁有十二個郡王的徽王朱翊鋮的新封地在哈巴羅,而與朱常淓的新封地薩哈南向接壤的是福王朱常洵的阿穆爾,福王這家伙素來眼高于頂,遠不如周王好結交。

    崇王年紀不大,而且遠在堪察加半島,位于西岸的四位藩王,由北到南,依次是周王、潞王、福王、徽王。

    海外的藩國之間也遵循本土戰國時期的遠交近攻之策,但是周王的實力太過強悍了,很明顯就相當于戰國時的秦國。

    潞王朱常淓深知與其為敵是螳臂擋車,自不量力的決策,便決定交好周王朱恭枵,拉攏徽王朱翊鋮,打壓福王朱常洵了。

    福王麾下只有兩個郡王,雖然當年深受其父神宗皇帝與其母鄭貴妃的寵愛,身世顯赫,又家財萬貫,不過時過境遷,那是以前的事情了,如今彼此之間,誰也不比誰強多少。

    大家的“皮肉”都被太子削掉了九成,剩下的就看誰的“骨架”更大了,所謂“骨架”便是沒有被殃及到的郡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安溪县| 双桥区| 弋阳县| 铜梁县| 武威市| 峨眉山市| 保亭| 遂昌县| 郑州市| 佳木斯市| 原平市| 游戏| 灵川县| 霍州市| 航空| 北流市| 泰宁县| 兴安盟| 策勒县| 封开县| 阿拉善右旗| 昂仁县| 汶上县| 福鼎市| 西安市| 连云港市| 灵丘县| 阿坝县| 河西区| 辉南县| 合山市| 保亭| 舞阳县| 玉溪市| 乐亭县| 阿尔山市| 昌吉市| 济宁市| 宕昌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