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分燈不均-《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諸位愛卿,這石油看似骯臟惡心,引人厭惡,其實一身都是寶。提煉出來的煤油可做照明之用,瀝青可用來鋪路,其他成分也自有妙用!”
延長油田是眼下大明帝國唯一可以大規模開采的油田,對于帝國的發展已經西北的穩定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更何況石油本身就是工業的血液,只要啟動工業化進程,那便是得石油者得天下的態勢了。
擁有一座較為容易開采的大型油田,就等于擁有了儲金三千多噸的格拉斯伯格金礦一樣價值連城。
在歐洲,只有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油田是較為容易開采的,不過很不幸,目前這倆地方都處于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之內。
對于西歐各國來說,“文明世界”加起來的油田都不如奧斯曼帝國的一根指頭,更何況人家直接控制著石油儲量首屈一指的中東心臟地帶。
最重要的是,當下還沒人掌握石油的提煉方法,任何對于石油的研究都處于摸索階段,對其副產品的作用和功效也是一知半解。
想要獲得提煉秘方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要是有土豪用一千萬兩銀子來買的話,某太子還可以考慮出售。
哪怕僅僅掌握了最為基礎的分餾技術,在如今這個尚未徹底開化的世界,也是可以笑傲全球的。
“殿下如是說,令臣大開眼界,只是此油用以照明可否敵過尋常油燈???”
不學無術的薛國觀作為首輔,干別的不行,用來當托是再合適不過了,跟某太子搭檔,就是一對“誠意十足”的翁婿組合。
此時的油燈所用的油有植物油和動物油,前者就是桐油、麻油、豆脂油,后者則是豬油、羊油、牛油等等。
而煤油則屬于礦物油,可以大量提煉,與價格超高的競爭對手截然不同,只要營銷得當,便可以迅速普及。
這時候的照明用品只有油燈和蠟燭,通常來說,蠟燭比油燈更貴,不過蠟燭也有便宜的,就是用白樺樹皮過著蠟油做成的。
在南方的一些地方,譬如出產石油的巴蜀,便有用石油作為燃料的“石燭”,一盞燈能頂三四支蠟燭,只不過煙太大……
油燈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由于油脂燃燒會產生刺激性氣味,比較嗆人,有錢人家里都會摻入一定的香料用來這樣這種難聞的味道。
“來人!將大殿的門窗都關上,本宮這里有一盞煤油燈,諸位愛卿可先睹為快!”
身材魁梧的大漢將軍旋即將大門與窗戶悉數閉合,殿內立刻昏暗下來,某太子讓楊進朝將最新研發的出來科技產品擺在自己的小桌子上,然后將其點亮。
煤油燈的造型就是后世的準圓柱形款式,方便上桌照明,也容易隨手攜帶,燈光在陰沉的殿內猶如一顆耀眼的繁星,立刻引起了文武大臣們的注意。
“亮!甚亮!”
“巧奪天工!”
“不可多得!”
“真乃奇物也!”
盡管大臣們都對某太子的發明創造見怪不怪了,可是見了這盞煤油燈,還是連連稱道,覺得此物比尋常油燈強出不止一籌。
“好了,將門窗打開吧!”
讓你們過過眼癮就行了,至于銷售嘛,把大明帝國的朝會變成自己的商品訂貨會,貌似不大合適吧?
“殿下,臣不知此物售價幾何,尋常人家可否購買?”
工部左侍郎金鉉出列詢問,這也是代俵了同僚們的意思,在看過實物的效果之后,大家都被勾起了購買欲念。
如今官吏的月俸已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故而也無需為了養活家小發愁了,不少人都可以享受生活了。
只要價錢不貴,很多朝臣都愿意購買一盞煤油燈,起碼到了晚上,這樣的亮度是非常讓人賞心悅目的。
“目前由于尚處于小規模生產階段,導致制造成本較高,一盞大燈含煤油的售價在十兩銀子,小燈售價六兩銀子,一次裝填的煤油售價五錢銀子,可連續照明四個時辰!”
大號煤油燈足有一尺高看上去非常氣派,特別適合達官貴人們放在家里照明,有了這玩意,夜生活就有意思了。
由于是純手工打造,外面的鐵殼與里面的玻璃都是工匠們心血,所以賣十兩銀子一點都不過分,而且大規模上市之后,售價也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
一次裝填的煤油體積也就只有一百毫升而已,具體的照明時間得看火苗的大小。不過對于不差錢的土豪們來說,這都不是事,一盞不夠亮那就點兩盞。
按照一晚用一個時辰來計算,一個月要裝填七次的話,那就需要三兩五錢銀子,正九品的官員月俸二十兩,貌似可以承受,大不了就買個小燈,每天再少點點時間就行了。
“不貴!不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宜宾市|
格尔木市|
平罗县|
华亭县|
涟源市|
青铜峡市|
巴林左旗|
朝阳县|
鹰潭市|
亳州市|
庆元县|
来凤县|
长宁区|
甘德县|
毕节市|
丰原市|
民乐县|
老河口市|
军事|
广昌县|
潜山县|
怀来县|
尤溪县|
景谷|
乐都县|
常州市|
屏山县|
龙里县|
菏泽市|
石林|
阿克苏市|
大冶市|
江油市|
腾冲县|
察哈|
通辽市|
陈巴尔虎旗|
资兴市|
余姚市|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