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88章:十兩銀子-《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此時,堵胤錫的證件被擺在桌子上,放在院子當中,供同僚們瞻仰,儼然成為了供品一般的物件,只不過只能看,不能摸,不然被上千只爪子摸過之后就要徹底花了……

    “冢宰客氣了,此事乃是大司徒出錢,冢宰出力,冢宰辛苦!”

    禮部尚書馮銓是很會說話,更會做官的,說出來的內容就會讓人感覺舒服,他這禮部尚書可不僅僅只會送銀子的。

    薛國觀聽了不免感到有些愕然,這些話本來是應該由他來說的,可是都被馮銓給說完了,幸虧太子是自己的女婿,不然自己這首輔之位不保啊……

    “大宗伯過獎了,若非大司徒同意出資,我等可是拿不到照片的!”

    懂得官場之道的堵胤錫可是不想喧賓奪主,在這件事上,百官可是沾了李侍問的光,他自然不會聽了馮銓的客氣話便得意忘形。

    “冢宰萬不可如此說,在下僅是為朝廷掌管戶部而已,等照片出來,莫要嫌丑便可,不然戶部還得多花十兩銀子!”

    戶部掌管著朝廷的財政大權,只有戶部尚書點頭,朝廷才能將款項支應出去,但李侍問的腦子也是很清醒的,如今太倉的銀子是怎么來的?還不是太子爺弄來的。

    作為戶部尚書,花錢倒是爽快,誰都會,但又有幾個人體會過太倉沒錢之苦?有了這樣強烈的比較之后,李侍問才會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銀子。

    太子爺已經為戶部搞到了兩千五百萬兩銀子,若是其他進項不會出差池的話,是年太倉將會入賬大致三千萬兩左右。

    這僅僅是不到十個月的進賬而已,而且還是在免除了北方地區的所有農業賦稅之后,故而顯得分外的彌足珍貴。

    對于這些銀子的來源渠道,身為戶部尚書的李侍問自然是一清二楚,今年倒是可以過個好年了,但是明年該當如何?誰又能知道?

    晉商與蛀蟲都被抄沒了,明年決計沒有這個進項了,朝廷來自北方的歲入便只能指望山棟鹽田與各地的開礦了。

    而從是年的財政情況來判斷,明年歲入若是少于兩千五百萬兩銀子,朝廷的日子是決計不會好過的。

    戶部能夠依然保持較高的進賬金額,誰也不敢打包票,連他這個戶部尚書都難以推測出來。

    李侍問唯一所能倚仗的便是太子爺,放眼整個大明,也只有太子爺能擁有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本事。

    明年在不增加百姓賦稅的前提下,戶部若是還能有三千萬兩的收入,李侍問就徹底對太子爺拜服了。

    千萬不要小看這筆錢,之前為了能有一千五百萬兩銀子的歲入,朝廷就已經對百姓征收“三餉”了。

    要是在此基礎上翻一倍,真是能讓皇帝與百官感到無比的頭疼,這種要命的差事,沒人愿意主動攬下來,否則也不會黔驢技窮地用“征三餉”的辦法來增收了。

    但凡涉及到收稅,對官員們,尤其是戶部官員們來說,就一個字——難!

    很難!

    非常難!

    難以上青天!

    這是戶部官員的普遍感受,某些地方官員亦是如此。

    當下大明北方地區多半受災,很多地方其實是收不上來稅的,哪怕是既定指標的兩三成也做不到。

    朝廷實際上就是在仰仗著南方來供養飽受天災與戰亂之苦的北方,勉強維持著這種殘破不堪的局面而已。

    照太子爺所說,一旦朝廷出現財政崩潰的情況,國祚延續了兩百余年的大明帝國也就要壽終正寢了,因為沒錢就無法調動軍隊。

    不論是抵抗頻頻叩關的東虜,還是圍剿肆虐中原的流寇,沒有足夠多的軍隊,都是在白日做夢而已。

    養一個步卒,不算武器裝備,僅計算衣服糧餉方面的話,一年的養兵總成本折銀也需要近四十兩。

    供養二十萬軍隊便是八百萬兩之巨,算上戰車、馬匹、火銃等武器裝備的話,少說也要一千萬兩銀子。

    朝廷歲入僅有一千五百萬兩的話,光是軍費便要占到三分之二的份額了,余下所有部分只有五百萬兩銀子可用,這當然會變得捉襟見肘不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齐齐哈尔市| 伽师县| 佛教| 巴东县| 安龙县| 紫阳县| 巩义市| 平南县| 碌曲县| 佛教| 申扎县| 鸡泽县| 三门峡市| 田东县| 龙胜| 莎车县| 徐水县| 沁水县| 临江市| 丹阳市| 芦溪县| 文登市| 灵璧县| 正宁县| 化隆| 嘉黎县| 阳山县| 泉州市| 方正县| 鲁甸县| 都江堰市| 义乌市| 岗巴县| 灵寿县| 辰溪县| 永吉县| 尉犁县| 河北区| 墨竹工卡县|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