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皇后妥協-《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周皇后想了想,也就選擇相信長子所言了,自從長子監國以來,百姓沒了賦稅,朝廷有了歲入,京城欣欣向榮,可謂是捷報頻傳,一切都在往利好方向發展。
相比之前夫君每天都在長吁短嘆,經常為百十來萬兩銀子發愁,可謂是有天壤之別,起碼如今朝廷和內帑都有了錢,不用再處處精打細算了。
自己夫君也是,兒子只不過說了幾句實話,這就大動肝火,還要提刀要找兒子算賬。作為一國之君,如此未免有些過于心胸狹隘了,這話若是說給他聽,肯定不會給自己好臉色。
“烺哥兒,究竟要意欲何為?母后與兩位姨娘都在,不妨直說,但凡條件合適,都可以考慮一二!”
周皇后還不清楚長子要干什么,哪怕是要宮變,也要先行了解清楚再行計較,否則就是亡羊補牢了。但愿兒子的條件不會太過分,在合理的范疇之內。
“母后,兩位姨娘,孩兒不過是想請父皇遵從太祖皇爺爺的口諭,請他去南都反省過錯,沒想到父皇竟然有如此反應。如是說也是為了父皇和大明著想,母后和兩位姨娘也不想看到孩兒之前所說的事情發生吧?往后北邊的事情由孩兒負責處理,包括如何防范東虜入侵。父皇與姨娘們在南都享受安樂生活,豈不是兩全其美之策?父皇若不肯去南都自省,又要堅持主政,那孩兒就只能請父皇做太上皇了!”
某太子將甩鍋爹趕到南都去是對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南都不比京城,完全沒有東虜和流寇的襲擾,后邸都是現成的,甩鍋爹可以天天在里面歌舞升平,飲酒作樂。
但以二貨皇帝的脾氣秉性,被兒子從京城攆走,面子就下不來了,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低頭認輸的,好繼續打著勤政的幌子坐鎮京城瞎指揮。
如果真出現了最糟糕的情況,那某太子就只能發動宮變了,不然僅存的一些良將也得被這位大腦短路的皇帝給活活地禍禍死,幾千萬兩銀子也得跟著打了水漂。
某太子相信只要自己一聲令下,處于自保的考慮,過半文臣武將都得站在自己這邊,不然他們隨時都可能因為自身過錯,或者不愿意背鍋,被甩鍋爹給下獄處決了。
“……烺哥兒可是要廢黜你父皇,自行登基?”
周皇后本不想說出這個結果,但眼下的形勢已經非常明朗了,更何況兒子也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再怎么阻攔都是于事無補的。
這個兒子自打從仙界回來,便不同以往了,她這個母后也只能順著兒子的心意來做些幫襯。對周皇后而言,這倒是小事,他們父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才是天大的事情。
兒子執意登基做皇帝,自己的夫君決計不會同意,更不會善罷甘休,除非兒子將他的父皇軟禁起來,從目前看來,如此行事也絕非不可能。
“母后,只要父皇愿意去南都,父皇便還是父皇,還是大明帝國的皇帝,兒臣只是不希望父皇將錯就錯而已。母后不也不愿意看到各地百姓流離失所,東虜、流寇里應外合,將我大明江山毀于一旦么?兒臣這么做絕無半點私心,都是為了朝廷、百姓和江山社稷著想。等父皇蘇醒,母后好好勸說父皇一番,在京城做太上皇,還是去南都繼續做皇帝,這兩項應該很好抉擇吧?”
某太子要是跑路南都,讓甩鍋爹留在京城抵擋辮子的進攻,他心里肯定是一萬個不愿意,估計得天天講此事掛在嘴邊。
彼此換位的話,甩鍋爹肯定嘴上仍舊不樂意,但心里多半是可以接受的,其實他早就有了這個心思,不過沒有提出來,也就只能繼續窩在京城里了。
太子坐鎮京城,皇帝移駕南都,這樣對雙方都有利,太子還是太子,皇帝還是皇帝,只是地方變動而已,身份并未發生更改,對甩鍋爹來說,沒什么不能接受的。
“這……”
自己的夫君正直壯年,兒子卻要分掉其手中的一部分權力,夫君肯定不會輕易同意的。但周皇后心里也明白,倘若兒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便會學那唐太宗了。
究竟外面的兵馬有多少支持兒子,能否成功發動兵變,周皇后完全不得而知。她只能認為后邸乃至京城都免不了發生一場血光之災了,說不定還會牽連到眾多百姓。
“兩位姨娘的意思呢?”
見到漂亮親媽還在猶豫,某太子便給了她一定的考慮時間,先行詢問一下后邸的二把手和三把手的態度。
“姨娘深知烺哥兒聰明伶俐,勤奮好學,一心為公,不論如何,都是為了大明,只要姐姐點頭即可。”
田貴妃是不會把這種事主動攬起來的,以后真要是皇帝追究起后妃們的相關責任,也是由皇后開的頭,她們兩個貴妃是不得不同意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浪卡子县|
五家渠市|
中方县|
台中市|
霸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大同县|
军事|
山东|
罗田县|
青海省|
孟村|
长丰县|
衡阳市|
依兰县|
雷州市|
常宁市|
海盐县|
左云县|
开远市|
天柱县|
红安县|
新丰县|
霞浦县|
观塘区|
佳木斯市|
雅安市|
会宁县|
靖安县|
翁牛特旗|
永仁县|
米脂县|
和林格尔县|
阿克苏市|
佛教|
岐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喜德县|
贺兰县|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