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有兵無糧-《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區區五百人便能走出數千人的氣勢,不由讓崇禎大為驚詫,若是北地兵馬皆是如此,往后便再也無需害怕東虜鐵騎入關劫掠了。
不過崇禎轉念又一想,眼前這些士卒訓練三個月便如此雄壯,精兵之道豈能如此簡單?弄些設施,走些隊列,便能一蹴而就?
以這逆子的心機,必定對自己有所藏私才是!
決計無錯!
一定是如此這般!
否則這逆子從仙界歸來,將學到的兵法韜略加以實施,練出十萬精兵,便可與當年的戚少保并駕齊驅了。
“如此練兵,年需銀兩幾何?”
若是便宜的話,崇禎也想讓黃得功照搬過來,在他眼里,能整排整排走齊的部曲便是確定無疑的精銳了。
“回稟父皇,第一年由于需要采購武器、彈藥、盔甲,加之其他作戰物件,故而耗費頗多,每名士卒須約一百二十兩銀子。后兩年成本會下降,每年需七十兩左右,三年合計約兩百六十兩銀子。”
訓練東宮衛隊三萬人馬,三年總計便要燒掉近八百萬兩銀子,這還沒算上為其采購大量的飛艇與坦克的相關投資。
海軍是吞進怪獸,陸軍的精銳其實也是,所有的裝備都要質量上乘,而且數量充足才行,否則光憑濫竽充數的武器外加拳打腳踢,是肯定鋼不動辮子主力的。
“……居然如此之高?用七八百萬兩銀子足以供養數量兩倍于此的其他部曲!”
崇禎認為這樣的培養實在是太過高昂了,這些兵馬投送到戰場上到底能否發揮出預期的作用尚且不得而知,若是也被東虜打得丟盔卸甲,那就顯得過于得不償失了。
“父皇言之有理,只是王師主力現在南方進剿流寇,他日凱旋而歸,便要參加北伐行動。當下北方各地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僅憑南方各地支應。若是兒臣這里新編的部隊數量過多,只恐在三年之內,連北伐的糧食都湊不出來了!”
京城這邊的東宮衛隊有三萬人馬,陜茜榆林地區進行編練的六旅還有約三萬,這是給左懋第和孫傳庭準備的部隊。
一旦老孫頭在湖廣地區損兵折將,這支新軍就要從陜北開赴湖廣作戰。
樂觀地說,就算孫傳庭能夠屢戰屢勝,暫時用不著預備隊進行補充,新軍也要交給陜茜巡撫左懋第來指揮,好前去苷肅剿滅跟王樸一樣,抗旨不尊的柴時華。
這新增的六萬人全都要靠從南方運來的糧食來供養,而且黃得功的勇衛營在擴編之后,情況也是如此。
作為大明王師五大主力之一的白桿軍主帥秦良玉,還在某太子的特許下,在泗川進行了大規模的擴編,屆時也會消耗當地的糧食。
這一下子就多出來至少八萬人馬,同時還要積攢北伐的糧食。不算戰馬的那部分,光是人吃的,起碼要攢夠兩百萬石才行,這特么就太難了……
與此同時,洪承疇和孫傳庭所部近二十萬大軍也需要就近取糧,會直接大量消耗附近布政司的糧食。
某太子不可能本末倒置,讓南方正在作戰的部隊餓肚子,以此來換取新軍各部及畿輔周邊駐軍的口糧。
有了“海外金山”每年高達七百萬了銀子的預付款,某太子完全可以每年都編練三萬精銳。
但問題在于沒這么多糧食來養活自己的狗腿子,自己有錢也不能立刻買到糧食,而且關鍵在于皇太雞是不允許某太子這么大規模整軍備戰的,在秋季之前可能便會入關了。
銀子與糧食一點都不矛盾,可以說,只要鄭老屁同意幫忙,某太子有多少銀子就能買到都少糧食。
但皇太雞與糧食很矛盾,不光不讓某太子攢起來,還要率領他的辮子軍入關來搶糧,這就讓某太子很郁悶了。
要喂飽畿輔周邊的災珉,以工代賑的法子倒是不錯,但災珉賺到了銀子,便會去買糧食,同樣會快速消耗掉漕運的糧食。
所以當下整軍備戰只能量力而行,先練三萬兵馬,往后等手里有了余糧,再說擴編的事情。
當了攝政王,某太子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下面有這么多張嘴需要自己養活,喂飽了他們,那些嘴就會阿諛奉承自己。
一旦喂不飽,只怕自己就要被他們生吞活剝,最后啃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某太子讓左懋第和顏繼祖在陜茜和山棟境內大規模推廣種植土豆和地瓜便是這個原因。
在改良之前,這兩種作物的畝產并不會太高,但只要每畝能夠收獲一石,那便是謝天謝地的好收成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英德市|
潜山县|
华宁县|
尼玛县|
聂荣县|
开封市|
长宁区|
徐水县|
遂宁市|
凉城县|
通许县|
凯里市|
淳安县|
大城县|
郴州市|
蒙山县|
莱阳市|
吴堡县|
齐齐哈尔市|
乳源|
灵宝市|
凤台县|
理塘县|
双辽市|
栾川县|
潮安县|
晴隆县|
阜新|
乐平市|
深圳市|
镇康县|
和硕县|
日土县|
南木林县|
常州市|
房产|
南丹县|
宣汉县|
新竹市|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