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45章:御用商人-《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馬永亮在太子爺那張和善可親的稚嫩小臉上只看到八個大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好在他和他們馬家都沒有做出錯誤選擇,沒有在這場商業浩劫中殞命,反而是越做越強。

    雖說之前補繳了大把的銀子,心疼得一家人都快要昏厥,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太子爺盡管行事武斷,手法暴戾,可只要商賈們順從聽話,自然能得到不菲的好處。

    馬家一直做在畿輔一代的代銷淮鹽生意,實力不不來兩淮鹽商,可日子也算是過得去。

    往后該做海鹽生意,只是進貨渠道不同,賣的物件卻還是鹽,而且海鹽比淮鹽更賺錢。

    朝廷要求畿輔鹽商不得隨意漲價,這就完全削掉了鹽商們的利潤上升空間。

    做淮鹽要想多賺錢是不可能的,上家的出貨價就擺在那,還不能改。

    他們這些代理商要想多賺錢,只有兩個法子。

    要么讓兩淮鹽商降低出貨價格,要么去做別的生意。

    讓前者降價,那幾乎是癡心妄想的事情,兩淮鹽商是比官府還貪婪的玩意。

    馬家與其他畿輔地區的鹽商知道這條路走不通,便索性全都投靠了太子爺門下。

    代理海鹽之所以能夠讓鹽商們多賺錢,并非因為海鹽的售價比淮鹽貴,而是由于海鹽把上游鹽場的利潤給壓低了。

    這樣便讓購鹽百姓、代理鹽商以及負責晾曬海鹽的工人,以及朝廷,這四方受益。

    太子爺口口聲聲說晾曬海鹽是為了打擊私鹽,增加朝廷歲入,其實就是要對兩淮鹽商下手,這是司馬昭之心。

    此為其一,其二便是讓左副都御史沈迅帶著大量廠衛南下,稽查大量鹽稅銀子失蹤案,雙管齊下,兩淮鹽商能扛住才怪。

    馬永亮只要兩淮鹽商幾乎都是見利忘義之輩,可太子爺更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主,二虎相爭……

    沈迅搞不定這事,只怕入秋之后,便要再派一位得力心腹南下了,說不定還要遣洪承疇率大軍下江南。

    一年補繳一百萬兩銀子,一次收齊五十年的稅費,那就是五千萬兩銀子之巨!

    當然,不會都讓鹽商交,那些瓷商、布商、糧商、鐵商等同行們都要跪地磕頭認錯才行。

    不認錯也不行,晉商的賬本就在沈迅手里,到了江南,先招兩淮鹽商,讓他們好好說說淮鹽是怎么通過晉商出關運往東虜控制區的。

    說錯哪怕一個字,這輩子就可以在廠衛的詔獄里呆著了。

    就算敷衍過去,沈迅也有辦法整飭那些貨色。

    沈迅與陜茜巡撫左懋第是山東萊陽同鄉,都算是兩袖清風之人,很難被收買,這才被太子爺看中,進而擢升到要職當差。

    是否堪大任,就看這次去江南能帶回來多少銀子了,馬永亮接觸過沈迅,知道這位官爺不是個容易對付的家伙,故而才會如此認為。

    再者說,太子爺英明神武,機智過人,斷然不會派個外強中干的廢柴去辦如此要緊之事的。

    加上海鹽的助戰,太子爺這招就是針對兩淮鹽商的絕戶計,可以想象,在朝廷大力滌蕩之下,兩淮地區的鹽商定然會尸橫遍野。

    可笑的是,京城這邊的某些商賈居然認為太子爺害怕數十個手里無兵的鹽商,即便東林為鹽商們鳴冤,也無濟于事。

    太子爺的舅舅周延儒便是東林儻魁,如今還不是被勒令禁足在家中,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

    有了這層關系,哪個東林還會腦子發熱跳出來給鹽商們鳴不平?

    即使真有,太子爺也不會投鼠忌器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安义县| 通城县| 苍溪县| 界首市| 漳浦县| 永城市| 沭阳县| 卓尼县| 白沙| 白玉县| 依安县| 安国市| 攀枝花市| 宣恩县| 和龙市| 隆尧县| 陆良县| 岱山县| 陈巴尔虎旗| 泽州县| 仁寿县| 德化县| 南郑县| 东乡县| 曲靖市| 深水埗区| 金阳县| 永清县| 抚顺县| 和平区| 扎鲁特旗| 小金县| 峨边| 昌江| 呼和浩特市| 鄄城县| 尼勒克县| 修水县| 浙江省|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