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65章:買馬之役-《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屆時城內守軍若是不主動跪地乞降,一個都活不了。

    一個敵兵價值一百兩銀子,誰不眼熱?

    倭軍內部的分成是這樣的,德川大將軍本人提取二十兩,各大名提取二十兩,剩余接歸下屬所有。

    一換算的話,六十兩銀子差不多能折合三萬錢,可以買一匹戰馬了,聞訊的武士們自然是欣喜若狂的。

    不然大伙挖坑怎么那么積極呢!

    沒人喊累!

    因為明后天掉進坑里的可都是活生生的銀子啊~!

    對武士們來說,這簡直比釣魚來錢還快……

    不用多,一季干一次,全年就能過得無比舒坦。

    占多數的步戰武士不是不會騎馬,而是囊中羞澀,買不起戰馬。

    通俗上說,只有刀、馬、甲三者都配齊了,才算是一名裝備合格的武士。

    在他們看來,眼下的戰事就是為了買馬而準備的。

    故而在私下,很多步戰武士都將是役命名為“買馬之役”!

    三萬錢,換作平時,不知道要攢幾年才能攢下。

    而現在,一戰之后,說不定就到手了三萬錢。

    想到這里,不少窮困潦倒的武士都眼冒綠光……

    他們沒有仆從,也沒有戰馬,部分人的大鎧還是木頭做的。

    全身上下,唯一還算過硬的裝備就是手里的薙刀和武士刀,再就是背著的和弓。

    想要翻身,不論如何都要在是役使出渾身解數了,不然天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有機會。

    每一名武士內心都是孤獨的。

    “真正的朋友”只有手里的刀、身上的鎧以及胯下的馬。

    裝備越好,所謂的“朋友”就越多。

    反之,就越發的苦悶與壓抑。

    只有通過戰爭的方式,才能體現出自身價值,并改善生存現狀。

    這就是武士們存在的意義!

    裝備最好的武士也逃脫不了這個規則,除非其地位已經晉升到了大名。

    與鐵炮足輕營盤里插科打諢的一副市井模樣不同,武士們在大戰之前,或在閉目養神,或在檢查兵器,交頭接耳的情況都很少見。

    鐵炮足輕與仆役加入戰爭只是為了得到乞活的銅錢,而武士們則是為了活得更好。

    由于追求不同,所以他們也顯得比對方更加的努力上進。

    為了購置三大件來裝裱自己的面子,武士們甚至愿意付出生命代價。

    在武士們看來,這個理由是非常合理,且無可厚非的。

    失去一切的武士那就是浪人,比足輕還沒有歸屬感……

    由于本土長時間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導致武士集團生存壓力很大。

    尤其是步戰武士,很多人都在勉強度日,家里揭不開鍋的情況也不是鮮見。

    到了遼東半島,還不曾接敵,但卻可以美美的飽餐一頓。

    這里大米管飽,每人還能分到一斤重的魚以及不少海帶佐食。

    海鮮都是隨行的漁船捕撈上來的,這樣就地取材,配合鄭氏從南方運來的糧食,便可支持五萬大軍在遼東半島征戰月余了。

    一些大名覺得海鮮乏味的話,還可以享用附近百姓種植的蔬菜和飼養的牲畜,他們不吃,也會便宜敵軍。

    明國皇太子已經知會了德川大將軍,遼東半島為敵占區,此范圍內的任何物資,除極個別之外,倭軍登陸后都可以無條件征用。

    戰區的人口都可以裝船運往山東,這些人口也能兌現銀子。

    搶人也能變現,這是讓大名們非常開心的事情。

    不論是大名還是武士,都不曾想到戰區的餐食比本土還要好。

    因為貪吃,足輕與仆役里的很多人都撐到無法彎腰了。

    由于家境不好,自己賺的又不多,他們在老家吃飯都要定量。

    這下總算可以放開吃了,使得他們的吃相讓大名們感到非常的尷尬。

    幸虧軍營里只有翻譯和向導,不然真是要被明軍同行們給恥笑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弥渡县| 当涂县| 华坪县| 泊头市| 新民市| 济阳县| 普兰县| 波密县| 灵山县| 津市市| 峡江县| 政和县| 买车| 夏河县| 班戈县| 资兴市| 如东县| 新闻| 临清市| 阿巴嘎旗| 济阳县| 东兴市| 文水县| 巴东县| 晴隆县| 富蕴县| 宣化县| 屯留县| 云霄县| 当涂县| 张家口市| 齐齐哈尔市| 资兴市| 龙井市| 开化县| 丰县| 无棣县| 阿巴嘎旗| 岳西县| 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