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郡王大戰-《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在周王朱恭枵的大帳里,世子朱紹烱向其匯報了一件剛剛得知的事情,那便是有手下見到海陽王、潁川王、內鄉王、遂平王,這四位郡王去了汝寧王那里。
若是一兩位郡王前去,或許還說得過去,四位郡王都過去,說不定在密謀甚子事情,朱紹烱覺得還是提早向父王稟報才是。
“烱哥兒,你也知曉汝寧王與儀封王之間的爭執吧?為夫雖然希望他們以和為貴,息事寧人,不過郡王自有打算,為父也不便過多干涉!”
朱恭枵的態度很明確,也很簡單,只要不公然扯旗造反,你們愛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最好打得兩敗俱傷才好。
“父王,如此一來,若是汝寧王糾集其他郡王的兵馬進攻儀封王,父王不加以阻攔,兩邊勢必將會爆發一場惡戰!”
朱紹烱擔心剛到北地沒多久,連各位王爺的木屋王府都沒建好,便開始刀兵相見,同室操戈了,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烱哥兒,此地不似本土,太子已然說過,不論是藩王還是郡王,只須移藩海外,即可開府整軍,至于其他事宜,太子與朝廷一概不管。我大周不同于其他藩國,國內所轄郡國眾多,即便是為父手握數百兵馬,也難以控制全國之形勢。此事倒是發生得及時,若是諸多郡王因為此番爭斗而消耗實力,其他郡王見狀,也就不會輕易動武了?!?
朱恭枵是有心無力,真要是惹得很多郡王不滿,聯合起來討伐自己,豈不是弄巧成拙了?屆時他的這個藩王就要當到頭了。
比較起來,還是“無為而治”的成本最低,閑來無事,在一邊坐山觀虎斗是何等的快哉啊!
自從太子要求眾多藩王移藩海外以來,當時藩王們便分成了兩撥,一撥是需要前往“北地”就藩的,另一撥則是要前往“南地”就藩的。
其中,“北地”就藩的還分成了三個小團伙。
一個是苦兀島的晉王與代王,一個是在“北地”北方馬加丹的周王與堪察加半島南部的崇王,另外一個便是以南的潞王、徽王與福王了。
南邊那三位完全是因為周國的實力強大,迫不得已才選擇了抱團自保,但朱恭枵也沒什么心思去欺負同宗。
可以說在“北地”就藩的三個藩王集團里,周王朱恭枵與崇王朱由樻聯手之后的實力最強,無可爭議,雖然這里氣候最為惡劣,但架不住有價值連城的金礦可以開采。
之后便是就藩薩哈的潞王朱常淓、就藩哈巴羅與濱海的徽王朱翊鋮、就藩阿穆爾的福王朱常洵,這三位藩王的地盤最大,不過因為藩國里的郡國較少,故而實力稍遜。
在苦兀島的晉王朱審烜與代王朱傳齎的封地面積最小,但是氣候比馬加丹與堪察加好太多,而且由于隔著一條海峽,安全形勢也比對岸的三個藩國要好。
周、崇集團相當于曹魏,潞、徽、福集團相當于蜀漢,晉、代集團便相當于東吳,這算是在“北地”誕生的新版《三國演義》了。
若是再放眼全局的話,東西伯利亞地區還有更大規模的“三國演義”,那就是明、清、俄三方的博弈!
往南是明、清、菜三方的博弈!
往東是明、菜、倭三方的博弈!
再往南是明、西、荷三方的博弈!
西南方向是明、安南、緬蜔三方博弈!
西北方向是明、土默特、吐魯番三方的博弈!
取交集之后,大明無比幸運地一直呆在交集里面……
說好聽是四面出擊!
說不好聽就是四面受敵!
這還能有好么???
不過“北地”隸屬于前朝的嶺北行省與遼陽行省,既然大明滅了暴元,這兩省版圖內的土地自然應歸大明所有,無可厚非。
太子說俄國東侵“北地”,那就是公然的侵略行徑,是注定要失敗的!
朱恭枵不知道那么多,只知道“北地”里面有一塊是自己的地盤。
羅剎人要來霸占,那就決計不能妥協和退讓!
必須抗爭到底!
一尺之地也不能送給羅剎惡鬼!
其他藩王也都是這么認為的,好不容易有了新封地,還讓羅剎人給搶走了,顏面何存?
“北地”是大明國土,他們身為大明藩王,來此地就藩無可厚非。
羅剎人既沒有資格,更沒有權力從他們手里奪走新封地。
他們打不過上萬的東虜鐵騎,還打不過幾百羅剎人么?
羅剎人從萬里之外的西方跑到大明的北地來撒野放肆,必須教訓其一番才是。
至于藩王之間如何拉幫結派,某太子自然是知道的,但根本就沒管,連說都沒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九江县|
苍梧县|
山东省|
秀山|
奈曼旗|
全椒县|
奉化市|
沅江市|
蒲江县|
浠水县|
将乐县|
鹰潭市|
万全县|
凌海市|
高安市|
栖霞市|
分宜县|
新源县|
兴义市|
莆田市|
呼图壁县|
交城县|
大化|
岱山县|
衡水市|
合山市|
武川县|
鲁山县|
米脂县|
无锡市|
碌曲县|
太仓市|
民县|
手机|
沛县|
铁力市|
灵寿县|
青岛市|
崇阳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