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海捕豐收-《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這還沒算沿海地區(qū)的海獅、海象、海豹等動物,目前還沒時間摸清這些獵物的棲息地。
對肚子里缺乏油水的崇國百姓們來說,它們可是很好的牙祭,只要遇見,就不能放過。
懷安郡王朱由札與河陽郡王朱由材見到此情此景,自然也非常欣慰。
根據(jù)他們哥仨的約定,刨去每個百姓得到的肉食,朱由樻占五成,朱由札與朱由材各占兩成半。
在堪察加半島,肉食就是糧食,毫不夸張地說,此物跟銀子是等值的,在此地,銀子可不能當飯吃,肉食卻能輕而易舉地兌換到銀子。
自認為是一代明君的朱由樻要讓每家的每口人都吃上海鮮,天天都能有肉吃,光憑這點,他就覺得比宗室里的某位兄長要強不少。
而且決計不是嘴上說說,統(tǒng)計之后,立刻開始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海鮮配給,成人不論男女,皆可得四斤魚,老人小孩均可領(lǐng)二斤,這算是兩天的量了。
四斤魚有多重?
換在大明本土,那就是一條相當大的鯉魚了。
堪察加的氣候也很適合儲藏食物,根本就無需擔心會快速腐爛變質(zhì)。
不過好不容易才得來如此大的豐收,朱由樻仍然不太放心,立刻命人將剩余的海鮮清理之后腌制起來。
在大明本土,銀子和糧食是立國之本。
而在堪察加半島,肉食和糧食才是立國之本。
這些“國本”可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切不可馬虎大意!
雖然比較好笑,但實際情況確實如此。
那可是好幾千張嘴,喂不飽他們,下場在本土便早已展現(xiàn)了。
不過借助于周邊富饒的漁場,朱由樻可以將此事解決地非常妥善。
通過此番出海也證明了海捕的確比種地的收獲速度快得多,二者決計不可放在一起比較。
鄭芝莞在旁邊也就是看個樂呵罷了,他同意將船隊借給崇王朱由樻的目的就是要幫這位藩王盡快積攢一些肉食。
有了較為充足的肉食,朱由樻才能讓麾下的百姓爬到火山上去撿硫磺,不然自己就得帶著船隊空船歸航了。
朝廷沒有給運輸藩國子珉撥發(fā)相應的費用,太子說可以用采購硫磺的費用來充抵,這等于讓鄭芝莞做了二道販子。
不過鄭氏原本就是做這種生意的,面子上也沒什么顧忌,只要能賺錢,連鳥糞都可以考慮運輸……
在北上的路上,享受奉旨征用的鄭芝莞將泡菜國南部沿海的船只征用一空,而且一兩銀子都沒給。
等抵達倭國北部,又用大量的銅錢買了一堆船,到了北地之后,船隊規(guī)模已經(jīng)膨脹到了超過七百艘之巨。
雖然大小不一,路上還損失了數(shù)十艘,可剩下的七百多艘船都用來運輸硫磺,其總量真是不可想象。
太子要這么多硫磺所為何用,那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大哥鄭芝龍從京城返回的時候已經(jīng)說了,太子還托鄭氏從海外大規(guī)模采購硝石。
按照每船裝載一千斤硫磺計算,五百艘船便可運回五十萬斤硫磺,這還是往少了說,只要此地硫磺充足,翻倍也極有可能。
太子給鄭芝莞開出的價錢是每斤五十銅錢,看著不高,但這是生硫磺,沒經(jīng)過處理,連半成品都不是。
若是能運輸一百萬斤硫磺返回天津,折算便是價值五萬兩銀子,刨去每斤十銅錢的收購價,鄭芝莞還能凈賺四萬兩銀子。
此番是第一次往返于本土與北地之間,只能用硫磺來充抵運費,等明年再來,各個藩國勢必會積攢了大量的毛皮、鹿茸,屆時鄭芝莞還能通過其他生意大賺一筆。
這只能算是太子給鄭芝莞自己的路費而已,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好處,獎勵的大頭是賞給鄭氏的位于瓊州島上的那座金礦以及與倭國的雪花糖,外加特效藥生意。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县|
深泽县|
卫辉市|
牙克石市|
长沙市|
长沙县|
黎川县|
尼勒克县|
富源县|
太康县|
西乌珠穆沁旗|
苍梧县|
黄浦区|
西乌珠穆沁旗|
罗城|
新津县|
长垣县|
岳西县|
黎川县|
富源县|
仲巴县|
建阳市|
宝兴县|
留坝县|
海阳市|
平罗县|
安阳县|
裕民县|
东丽区|
济南市|
九江市|
东安县|
临沭县|
义马市|
青冈县|
昆明市|
博罗县|
井研县|
伊宁市|
昌平区|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