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彈壓新兵-《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而且根據太子殿下在報紙上的指示,已經多備了石灰,用以消毒各處,并處理尸體。
王家禎算不上是個知兵的文官,通過從各方面的了解,并不認為賊軍能夠在短時間內攻陷此城。
即便是入夜之后,城頭依然燈火通明,燈火在數里之外都清晰可見,其目的就是害怕賊軍在夜間前來攻城。
不過此股賊軍的攻城也是很有規律的,只是白天進攻,晚上便會全軍休息,根本不來打擾守軍。
弄得張國欽都一頭霧水,都說張逆狡猾殘忍,既然是攻城,便當須盡快破城。
這打三四個時辰之后,賊軍上下便休息大半天時間
分明是未盡全力啊!
是何道理呢???
張逆另有所圖,還是等待守軍主動出擊呢?
不管如何,守軍是不可能出擊迎敵的。
這種傻事,張國欽是不會干的。
他手下就三千兵馬,本來馬卒就不多,守城時還折損了數百兵士。
固守城池都顯得十分的吃力,再出城迎敵便是自尋死路了。
你來攻也罷,不攻也罷,守軍都不會出去打仗的。
任你如何挑逗,老子橫豎就是龜縮防御!
既然固守南陽便是成功,那就完全沒必要出去野戰退敵了。
張國欽是不敢打,知府王家禎與知縣姚運熙是不會打。
仨人都不愿意主動出擊,那守軍倒是能夠以靜制動了。
你來攻,我就守!
你不攻,我就茍!
南陽不失,萬事大吉。
南陽若失,全家玩完。
既然城外大部分賊兵都是一群烏合之眾,那么己方茍贏的機會是很大的……
堂堂官軍,面對賊軍,不敢出擊,被御史知道了此事,肯定會參上一本。
眼下能力保城池不失就好,只要太子殿下英明,御史們挖空心思也沒轍。
河南已然糜爛到這個地步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決計不能再有閃失了。
如今之策便是能保多少城,便保多少城。
城外都是流珉,流珉仍在,則危機四伏。
南部人口較少,形勢比人口稠密的北部要好不少。
“好”的意思并非是一片祥和,而是流珉數量比北部少而已。
南部僅有一兩百萬流珉,而北部的流珉數量是南部的一倍以上。
這是死過一批之后幸存下來的流珉數量,在這之前,流珉則要更多。
本來莊稼就絕收,還有好幾百萬張嘴等著救濟,朝廷如何應付得了?
唯一的辦法便是“引流”!
即將河南境內的大量流珉引入山東與南直隸!
但長路漫漫,能徒步走到千里之外的流珉都是身強體壯之人。
倒在路上的,或病、或饑、或老、或幼。
不愿意前往外地的,那就會在本地徘徊逗留。
最終便會淪為流寇,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一旦河南變成第二個陜茜,滋生出上百萬流寇。
那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彈壓得了的了……
這么一想,各地的知府、知縣、將領就沒有不害怕的。
官軍再厲害,也決計對付不了數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流寇。
河南若是被流寇肆虐,北方必定深受其害。
此時東虜大軍再行叩關,則江山社稷危矣。
泱泱大明,如今卻被這內憂外患搞得江河日下。
連陛下都不省人事了,靠一個黃口之年的太子監國。
流珉也便是聽信了崇禎皇帝已然駕崩的消息,才會在張逆的煽動下扯旗造反。
若是盛世,繼任者年幼到還好說。
如今這光景,只怕各地曾經接受朝廷招安的流寇聽說皇帝駕崩,便會紛紛復叛了。
黃口小太子有何可懼?
流寇首領都會躍躍欲試,摩拳擦掌,試圖推番大明,進而與他人瓜分天下了。
地方官員上不清楚京城發生的事情,只能從《京師日報》上刊載的消息里管中窺豹。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商都县|
乌兰察布市|
辉县市|
连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延安市|
凉山|
龙江县|
德庆县|
四会市|
永定县|
丹阳市|
阿拉善左旗|
松原市|
涿州市|
清镇市|
太白县|
柳江县|
陇川县|
大余县|
大厂|
灵璧县|
乐平市|
济阳县|
德化县|
项城市|
滁州市|
泰和县|
五河县|
甘南县|
孟村|
个旧市|
新宁县|
工布江达县|
丰都县|
陈巴尔虎旗|
东乡|
新巴尔虎左旗|
博乐市|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