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見利起疑-《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當!當!當!”
“李友才!”
“……速速開門!”
“老子知曉你在家!”
“……再不開門老子就遣人撞門了!”
“不知死活!”
“……給老子撞開!”
“爾等一家都活膩了吧???”
但閉門不出也是沒用的,負責監督收購金汁的官吏都是附近的人士,知曉每家的大致情況,而且眾人也不是第一天上門收金汁,家里幾口人都在冊子上寫的清清楚楚。
自從新令下達的這些天來,除了第一天都些許人家抗拒不交之外,余下的絕大部分百姓都對府衙表示理解,畢竟眾人也不想讓賊軍真的打進來,那就等于是闔家被屠了。
李友才所住的這片地區并非窮人,都算是家底相對殷實一些,故而犯不上得罪官府,基本上沒人膽敢抗令不交。
可在今天,還真有人冥頑不靈,看來是皮子緊了,想被抓進大牢里用鞭子抽幾下來松一松,小吏們倒是樂意如此,因為又有竹杠可敲了。
李家的大門雖然不小,但并不如王府那般堅固,小吏用木樁狠狠地撞了十幾下就撞開了。
“給我上!老子就不信還有人真敢抗令!”
帶隊的頭目一發話,幾個衙役立刻沖進院子里,甭管男女老少,抓住準沒錯。
院外也是來了一群圍觀的鄰居,大明百姓最愛看熱鬧了,哪怕沒有過節,也盼著對方出事。
“你是何人?與李友才是何關系?”
一名小吏忽然見到從正廳里出來一名中年男人,此人是他從未見過的,不禁立刻詢問起來,手里的腰刀也不由握緊了。
照常理,每家每戶的人口都是備過案的,在名冊上是一人不差的。而此人自己從未謀面,好像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似的。
除非李友才為了少交金汁,刻意隱瞞了此人,否則斷然不會向官府謊報自家人口數量,在非常時期,這可是重罪。
“這位官爺,在家是李友才的兄長,名叫李友學,前日在下大病,愚弟鑒于在下的病情,這才沒有上報官爺,小小心意,還望官爺見諒!”
中年男人說話直接,便一抖手,亮出手里的五十兩銀子,很是時候的塞給對方。
這錢也不少了,足能在酒樓吃喝半月之久了,應該可以收買這名小吏了。
“好說!好說!叫李友才出來搭話!”
小吏收了銀子,也就不想再為難此人了。
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畢竟公是公,私是私。
“官爺,今日是否可以行個方便,能夠免交?”
中年人之前還沒搞清楚到底交甚子,但他看見不遠處糞夫所背的木桶,便陡然明白過來了,原來官府實在挨家挨戶收購糞便。
城頭守軍所用的金汁便是如此來的,管不得義軍遭遇的金汁是前所未有的多,實乃出自全城百姓。
“方便?這個嘛……你且侯著!待我回去稟明!”
關于此事,這名小吏決計說了不算,只能先出去上報。
“如此甚好!”
中年人也不好直接將這些人留下,一旦院內出事,外面的人便肯定能猜出個大概,那就壞了二將軍的大事了。
“……哦?兄長?此人是從哪冒出來的?我怎么從未聽李友才說過?你可見其家人?你觀此人與李友才長得可是相像?”
帶隊的捕頭覺得此事十分的蹊蹺,一來李友才的資料上寫著是家中的獨子,要說與其有兄弟關系之人,最近的也是其堂兄。
“還未曾見……”
更多的問題,小吏答不上來,也不好貿然附和,只能將自己收到的銀子拿了出來。
“一出手便是五十兩!他這兄長還真是大方啊!”
捕頭墊了墊手里的這錠沉甸甸的銀子,頗為玩味地說了一句。
“武把總,你看呢?”
捕頭將銀子拿給隨行的一名守軍把總觀瞧,征求對方的意見。
“……這銀子倒是真的,但此人,某就信不過了!”
把總也聽到了事情的原委,仔細地瞧了瞧手里的這錠銀子。
銀子是官方制造的,在底下有落款,應該是真的。
但問題并非出在銀子這上面,主要是送銀子的人來歷很奇怪。
莫說是官吏,就算是他們行伍之人,遇到類似的人也會嚴加盤查一番。
“嗯!言之有理,與某所想不盡相同。先將其帶到府衙,問詢一番。若是其抗拒不從,必定疑點重重,我等當須小心行事!”
這條街上光是守軍便高達五六十人之多,加上衙役不下七八十人。
哪怕此宅里真窩藏著不少反賊,也扛不住官軍與衙役的聯合圍剿。
守軍并不需要來這么多人,但大伙實在是吃飽了撐的,再不出來遛彎,就要吃得胃下垂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泰顺县|
尚义县|
班戈县|
乾安县|
望江县|
云霄县|
桑植县|
阳西县|
朔州市|
怀集县|
化州市|
府谷县|
赫章县|
芜湖县|
澎湖县|
万载县|
都江堰市|
南投市|
延安市|
思南县|
同仁县|
阳春市|
五峰|
佛山市|
义乌市|
澎湖县|
同江市|
巨鹿县|
曲靖市|
宁波市|
武邑县|
潮安县|
闵行区|
柞水县|
社旗县|
蒲城县|
萝北县|
化州市|
永福县|
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