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中秋出兵-《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由于博穆博果爾要伺機發動叛亂,既定中的鑲綠旗也就指望不上了,正綠旗旗主巴爾達齊為了防患于未然,也只能帶著三千兵馬南下,按編制僅算兩個甲喇而已。
更可氣的是三順王的天佑軍與天助軍都被多管閑事的倭軍給打殘了,尚可喜本人至今還在養傷,即便轉危為安之后,多半也是個廢人了。
他的天助軍原本擁有上萬兵馬,在老鐵山一戰便折損了超過一半,如今能有三個甲喇隨軍出征就謝天謝地了。
孔有德與耿仲明所率的天佑軍也沒好到哪去,在倭軍身上都沒占到半點便宜,也就比天助軍強點有限,能夠出征的兵馬合計不到五個甲喇。
天佑軍與天助軍在補充一些新兵之后,可以出戰的總兵力僅為萬人而已,與之前兵強馬壯的情況大相徑庭,與巴爾達齊的人馬合編在一起,倒是相當于兩個旗。
萬幸的是漢軍四旗已經擴充至三萬人馬,檬古八旗與外藩三旗均已實施三丁抽二之策,前者兵力達到皇太雞預期的三萬六千人,后者也有一萬八千人。
皇太雞的兩黃旗有兩萬之眾,多爾袞兄弟的兩白旗雖受折損,在補充之后,也能拿出萬人出征。阿巴泰與杜度的兩灰旗有一萬五千兵馬,豪格統領的正藍旗達到七千五百人。
八旗大兵加正綠旗有五萬五千五百人,檬古騎兵有五萬四千人,漢軍與三順王的兵馬有四萬人,總計近十五萬之眾。
為了保證輜重、攻城任務如期完成,皇太雞命令八旗每旗攜一萬包衣阿哈,漢軍四旗與三順王均攜五千,合計有十一萬五千包衣隨軍出征。
攜帶如此多的包衣在進兵時可以負責輜重運輸,從而節省大清戰兵的體力。
在攻城時,包衣還能扛著麻袋填平護城河。
還有一個作用,由于是年是提前入關,包衣們便可以收割畿輔一帶的莊稼了。
要實施以戰養戰之策,必須有足夠的糧食才能做到讓王師長期圍困京城。
皇太雞預期為半年,從十月份開始至明年三月,至少要達到六個月。
沒有充足的糧食便無法實現既定目標,蠻明在畿輔地區的糧食都將成為王師的口糧。
為了保證大清天兵擁有充沛的體力,皇太雞還命檬古各部驅趕五萬只羊入關。
大清國的糧食不多,此番出征僅能提供每人為期二十天的口糧。
走到目的地也就吃的所剩無幾了,余下的部分,便都要就食于敵了。
跟年前的那次伐明一樣,所需物資都要從蠻明手里征用。
皇太雞也不會白吃檬古各部趕來的兩萬只羊,戰前先賒賬。
待戰后可以按照每只羊五兩銀子折算成各部所需的物資,譬如草原上稀缺的鹽、鐵、布、茶等商品。
用蠻明的各種商品來充抵羊肉錢,皇太雞是一點都不會心疼,而且自己一兩銀子都無需拿出來。
只要檬古各部愿意,待自己入主京城之后,他們可以用各種牲畜來兌換大清國出產的商品,這也算是忠于大清所獲得的優厚福利了。
一只羊折價五兩看似并不太高,但是皇太雞答應檬古各部,在兌換商品時,按照京城的物價來折算,這便宜就太大了。
因為蠻明的商品,不管是什么,運到草原上都會翻上好幾倍,一只羊在草原上兌換商品,只怕連一兩銀子都不值。
能夠得到如此低廉的兌換價格,檬古各部首領自然是高興地新歡怒放,也就很快完成了己部的兵力動員。
只要時候皇太雞能夠履行諾言,那么各部一定會遵從于皇太雞的旨意,畢竟他們給大清賣命實際上就是為了這些。
包括包衣阿哈在內,大清王師總兵力達到二十六萬五千,對外宣稱四十萬!
除既定各部人馬之外,皇太雞命四位大學士寧完我、范文程、希福、剛林隨軍,也好為自己出謀劃策。
八旗鐵騎天下無敵,但此番須要攻城或能制勝,皇太雞便調集了境內所有尚可使用的紅夷大炮,總數達到了一百二十八門之多。
其他型號的火炮,包括大小佛郎機、虎蹲炮、百子銃、大神銃等火炮總數達到一千零一十四門。
步兵所用的鳥銃也準備了一萬兩千余支,騎兵用的三眼銃亦有五千余支,仿自倭軍所用的爆炸式棒槌多達六萬余枚,爆炸式包裹也有兩千余個。
另有攻城所須的楯車八百余輛,樓車一百余輛,盾牌三萬余副,麻袋約十五萬個,箭矢上百萬支。
除了沒有猛火油之外,各型武器車輛均已齊備,且數量相當充裕。
正是看到王師人馬裝備了如此多的軍械器材,皇太雞才對攻克京城信心十足。
若是在圍攻時消耗甚大,一來可以從攻陷的周邊城池里繳獲,二來也能從關外現行調集。
攻城時間為半年,倘若能夠盡早破城,也就無需消耗更多的軍械裝備了。
如若不然,便是要讓京城里的守軍嘗一償錦州守軍之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读书|
轮台县|
尼玛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水城县|
汉沽区|
太和县|
诸暨市|
丹江口市|
元谋县|
商洛市|
鲜城|
高阳县|
深泽县|
岗巴县|
江永县|
南昌市|
阿拉善右旗|
柳河县|
玉山县|
嵊州市|
昌都县|
卢氏县|
杭锦后旗|
会东县|
阿坝|
株洲县|
台北市|
浮梁县|
丰都县|
武乡县|
溧阳市|
河池市|
额尔古纳市|
柳州市|
宜兰市|
杭州市|
南澳县|
景洪市|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