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錦州之戰-《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皇太雞答應封自己為“大清勇順王”,待遇與三順王完全一致,往后就是名副其實的“四順王”了。
賞銀有兩萬兩之多,還有一堆已經運抵寧遠城內的賞賜物品,談不上珍奇異寶,但總比啥都不給要好。
除此之外,自己可保留原先部曲的規模與編制,由自己繼續指揮這支人馬,戰利品亦可分到一半。
對于這個結果,吳三桂還算基本滿意,但又提了一個條件,那便是所部將士尚未領取過年的賞銀。
按照每名士卒十兩銀子計算,一萬五千人便是十五萬兩,另須五萬兩給校尉與各級將領,總計二十萬兩!
另外城內缺糧,為避免在正月讓城內將士與百姓忍饑挨餓,還須得到兩萬石糧食。
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主使雅秦與副使張存仁都不敢立刻答應下來,只能速派飛騎報給皇太雞定奪。
吳三桂的條件和理由很簡單,總不能啥好處也不給,就帶著所部上萬將士獻出寧遠城,歸降大清吧?
作為代價,待此筆錢糧運抵城內之際,大清兵馬便可進駐城內!
吳三桂又坐地起價了,價錢還不低,這讓豪格等人均大為不滿。
都封其為異姓王了,還借機敲詐大清,委實可惡!
但皇太雞力排眾議,給文臣武將們算了一筆賬。
用二十萬兩銀子與兩萬石糧食買下寧遠城,可是劃算?
這下眾人便都不言語了,此城久攻不克,徒耗將士性命。
真能像做買賣一樣給買下來,當然是極好之事。
若是祖大壽愿意賣掉錦州城,哪怕翻一倍的價錢,皇太雞也決計會痛快地同意的!
同理,王在晉若同意以一百萬兩的價錢賣掉山海關,大清國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將這筆錢湊齊了!
可惜那兩位似乎都打算頑抗到底,并沒有展現出吳三桂這般的明智之舉。
閏正月初一(1640年有兩個正月),南下的大清王師以杜度所部為先鋒,開赴寧遠外圍。
多爾袞所部為中軍,豪格所部為左翼,代善所部為右翼,浩浩蕩蕩地列陣于五里外。
主使雅秦、副使張存仁陪同吳三桂從寧遠城東門走出,算是迎接多羅安平貝勒杜度。
杜度看見主將出城,自然放心下來,這說明不會有詐,否則吳三桂斷然不敢出城。
為表誠意,杜度表示愿意僅帶兩個甲喇的人馬入城,皇上賞賜之錢糧一并運入城內。
三千披甲兵入城,控制一處城門即可,便不會怕吳三桂出爾反爾了。
不過讓杜度防備的事情并未發生,加之事先嚴令手下不得擾珉滋事,雙方算是安然無恙。
代杜度查看了寧遠城的城防情況,了解了吳三桂所部的大致狀況之后,便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等人一并入城。
多爾袞在與吳三桂寒暄一番之后,倒是并不覺得其中有詐,形勢如此,吳三桂也不得不歸降大清了。
探馬來報,周遭數十里均未發現蠻明人馬,讓多爾袞也有些納悶,莫非王在晉對此無動于衷?坐視大清拿下寧遠這座戰略重鎮?
可這也算是件好事,只要大清王師在寧遠城內站穩了腳跟,蠻明的人馬便再也別想奪回此城!
多爾袞也沒有久留,翌日便帶人出城。留下代善一部作為杜度的強援,兩部人馬可互為犄角,以防萬一。
令本部人馬與豪格部撤至塔山與杏山之間,這里距離寧遠與錦州都不算遠。
向南方便馳援代善與杜度,向北又能幫助阿巴泰圍困錦州。
坐等明軍上門?
沒錯!
將王師拉到遼西地區,既可以迫使明軍來援,又能夠避免被城內的天花所感染,可謂一舉兩得。
連好吃懶做的多鐸都不敢在沈陽城里繼續呆下去了,可想而知其他人的想法。
多爾袞與豪格兩部人馬從閏正月初五扎營,一直扎到二月初,都沒等來明軍的到來。
錦州城內的祖大壽所部更是穩如泰山,一點動靜都沒有。
你挖溝,我看著!
一邊嗑瓜子,一邊談笑風生……
里面的人貌似丁點都不怕!
這算甚子圍困???
阿巴泰對此很不耐煩,但有了強攻京城的前車之鑒,加之皇太雞的嚴令,也不得不繼續忍著。
好在還沒到酷夏,在錦州城外也算是氣候宜人,一槍不放,一炮不開,雙方就這么大眼瞪小眼地干瞅著。
直到二月十六,也就是西歷四月六日,這是個很特殊的日子——清明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汨罗市|
翼城县|
阜南县|
哈尔滨市|
垦利县|
新干县|
吴江市|
隆德县|
上蔡县|
山西省|
萝北县|
金秀|
上饶县|
万荣县|
泸州市|
泉州市|
府谷县|
安阳市|
大连市|
嘉善县|
甘谷县|
古田县|
彰化市|
随州市|
喜德县|
深州市|
永泰县|
陆川县|
湘阴县|
永修县|
南澳县|
郧西县|
临武县|
德昌县|
河南省|
荥阳市|
高邮市|
建阳市|
天津市|
石城县|